此时此刻,中国按下了收台的静音按钮,因为台海对面还站着整个北约的军火库。 表面

非常盘点中 2025-09-01 09:51:15

此时此刻,中国按下了收台的静音按钮,因为台海对面还站着整个北约的军火库。 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美国带着盟友在台湾问题上的操作,比稀土卡脖子还更需要小心应对。 先看美国今年刚通过的《国防授权法案》,给台湾的 100 亿美元 "军事援助" 压根不是简单送武器。你以为是送几门 "海马斯" 火箭炮、几枚 "鱼叉" 反舰导弹? 其实美军憋着更大的招 —— 要把台湾改造成 "印太火力前哨"。法案里明明白白要求国防部在台湾设立区域紧急军火库存,还要制定长期计划。 说白了,就是要把台湾变成美军的 "弹药库分店",一旦有事,这里的武器能直接供美军及其盟友使用。 更阴险的是,美国还在关岛搞起了导弹防御强化,每年要搞两次导弹拦截测试,从 "标准 - 3" 到 "萨德" 系统轮着来,摆明了要构建 "台海 - 关岛" 的防御链条。这哪是 "保护台湾",分明是想把台湾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当炮灰。 日本最近的小动作更是耐人寻味,一边嘴上说着要改善中日关系,一边偷偷在九州岛部署射程一千公里的远程导弹,刚好能覆盖中国沿海地区。 更夸张的是,他们还制定了所谓 "台湾有事" 的避难计划,要在 6 天内把冲绳 12 万人转移到九州。这哪是什么 "避难计划",分明是为介入台海做的军事准备。 日本甚至宣称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为地方议员窜台铺路,这是赤裸裸地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底线。 看来日本是想借着台海局势,把自己从 "和平宪法" 的束缚里彻底解放出来,重拾军事扩张的野心。 再看看台湾当局的窘境,为了讨好美国,2026 年防务预算飙到 9495 亿新台币,占 GDP 的 3.32%,创了历史新高。 可这些钱花得实在冤枉:3500 亿造的 "海鲲潜艇" 下不了水,买的 F-16V 拖了 3 年都没交完,甚至还有发霉的防弹衣。 更可笑的是,台军连人都招不够,志愿役人数降到 15 万,只能放宽身高限制,连刺青、色弱都能入伍了。这种 "花钱买罪受" 的操作,说到底就是在美国的胁迫下搞 "自我消耗"。 美国还嫌不够,放话要台湾把军费提到 GDP 的 5%,这简直是要抽干台湾的血来填美国的欲壑。 中国当然看在眼里,也没闲着。今年年初台湾选举后,解放军 18 架次军机绕台飞行,11 架直接越过所谓 "海峡中线",这就是对 "台独" 势力的明确警告。 但中国始终保持着战略克制,没有让局势失控。这可不是软弱,而是看清了美国的如意算盘。他们巴不得台海冲突升级,好把北约势力彻底引入亚太,就像在欧洲搞的那套一样。中国按下静音按钮,就是不上这个当,不给美国煽动对抗的机会。 现在的台海局势,其实是场复杂的战略博弈。美国想把台湾变成 "亚洲版乌克兰",用军火和预算拖垮中国;日本想借势强军,重拾地区影响力;台湾当局则在 "倚美谋独" 的死路上狂奔。 但他们都打错了算盘,中国的静音不是退让,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解放军的绕台巡航常态化,国防科技不断突破,这些都是无声的实力宣言。 说到底,台海问题终究是中国内政,北约的军火库再大,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美国及其盟友越是往台湾塞武器,越是暴露他们破坏地区稳定的真面目。 中国的静音按钮,按的是战略定力,不是妥协退让。等到时机成熟,这静音必将换成统一的号角,到那时,再多的军火库也挡不住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毕竟,在国家主权面前,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都是纸老虎,看似吓人,实则不堪一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