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师专毕业,那年我24岁,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乡镇中学当老师,那时候的农村中学条件太差了,低矮的平房,破旧的桌子,落后的教学仪器和办公条件,让那个在大学里豪情万丈的我有了深深的挫败感。我家距离学校30多公里,每周我都要骑着自行车走30多公里的土路回家看望父母,帮他们干一些农活。 工作后第二年,就有学校的老师开始给我介绍对象,有县城的工人,还有售货员,可是人家一听我在农村当老师直接就回绝了,有一个见了几次面,得知我也没有关系能调到县城,也吹了。 当时我非常沮丧,想我一个堂堂师范学院毕业的大学生,竟然被一个高中都没毕业的小女子看不起,特别不甘心。 我父母怕我万一在农村呆的时间长了,再找一个农村媳妇,我这辈子就完了,就给我们村一个在城里当官的亲戚送礼,托他帮忙给我调动工作。没想到这个远房亲戚还真办事,竟然给我调动成了,把我从学校调到了城厢供销社办公室。 那个年代的供销社绝对是好工作,我去了之后又很快当上了办公室主任,找对象我竟然成了抢手货,后来找的对象也是供销社的,她是供销学校毕业的,跟我一年分配的工作,她在供销社财务科工作。我们两个郎才女貌,成了人人羡慕的对象。 可是好景不长,没想到计划经济很快就被市场经济所替代,供销社逐渐走向了没落。 后来我跟妻子两个人承包了供销社下属的一个商场,两个人起早贪黑,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养大了一个儿子,供他大学毕业,给他在城里买了房娶了媳妇。 如今,我跟老伴早已把店承包给了别人,两个人拿着合计不到7000元的退休金,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 有时候老伴经常说“假如当初你不换工作一直当老师,你的退休金就还有一万多了。” 我说“我当老师的话也不会遇到你,也就没有我们的儿子了。” 人就是这样,谁也不能预测未来,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一个老同学的回忆说。
一觉醒来,毕业生和在校生都沉默了!肖同学我看错你了,万万没想到你临走前还要捅
【159评论】【6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