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宁愿买20套052D动力系统,而不直接买052D 在北极的冰雪覆盖下,一场涉及大国能源合作的交易悄然进行,俄罗斯从中国购入20套先进燃气轮机,却不是用来装备海军舰艇,而是投入天然气项目。这背后,是国防需求与经济现实的博弈,还是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苏联解体后三十多年,俄罗斯海军潜艇部队保持强劲势头,亚森级和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陆续服役,确保水下力量领先。但水面舰艇发展滞后,现役主力多为苏联遗留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新入列的最大型舰艇仅22350型护卫舰,排水量4500吨。 这种局面有几方面原因。经济压力下,俄罗斯难以大量投入造船业,整个产业体系出现问题,连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维修都成难题。技术人才流失严重,重塑队伍难度大。更关键的是,大型舰艇燃气轮机生产基地在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归乌克兰所有,俄罗斯失去制造能力。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拒绝供应,导致俄罗斯建造大型驱逐舰受阻。 水面舰队老化明显,中俄海军联合演习时对比鲜明。中国海军现代化驱逐舰性能先进,俄罗斯舰艇显得过时。这引发讨论,俄罗斯是否该引入中国舰艇提升实力。此前,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侧卫战机、防空系统、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级潜艇。现在形势逆转,中国在水面舰艇上领先。 俄罗斯有条件考虑引进052D驱逐舰。这款舰艇中国自主生产,出口自主。四面相控阵雷达、指挥控制系统,反舰防空能力强于俄罗斯现役舰艇。俄罗斯自行研制大型驱逐舰,动力系统是短期难题,老舰队等不起。 但052D出口未实现,代之以2023年5月的一笔交易:俄罗斯从中国采购20台GT-25000型重型燃气轮机。起初有人猜这是为建造大型驱逐舰准备,因为GT-25000是中国海军052D和055驱逐舰动力核心。俄罗斯无法从乌克兰获取,中国成为选项。 实际用途是民用。Novatek主导的北极LNG-2项目需这些涡轮机供电和加压天然气管道。该项目投资数百亿美元,年产近2000万吨液化天然气。西方制裁下,原计划从德国西门子或美国通用电气进口受阻,转向中国哈尔滨广瀚燃气轮机公司。这些涡轮机基于苏联时代乌克兰设计,效率不如西方产品,但能满足需求。 2023年,Novatek转向中国供应商,取代Baker Hughes未交付的设备。第一批涡轮机用于项目第一列车,2023年底投产。2024年,模块从中国舟山运抵俄罗斯北极,安装发电机组。尽管制裁,中国继续供应,项目推进。2024年6月,中国威胜新能源退出,但前期交付完成。2025年4月,项目恢复天然气处理,低负荷运行。 俄罗斯不直接买052D,主要因本土能力和资金限制。该国强调自力更生,推动造船业复兴,目标独立制造大型驱逐舰。国防预算有限,俄乌冲突前每年约600亿美元,海军分得100亿美元,用于维持核潜艇、军队和老舰维修,无力额外采购大型驱逐舰。一艘052D成本约10亿美元,加上配套,总支出更高。 中俄合作基础稳固,中国燃气轮机出口体现国产装备实力。北极LNG-2项目中,中国持股20%,CNOOC和CNPC各10%。尽管制裁,项目2025年继续运行,第一列车产气,第二列车准备中。俄罗斯用中国涡轮机供电,绕过西方限制。 这笔交易反映现实选择。俄罗斯海军水面力量需更新,但优先本土发展。采购GT-25000用于能源项目,解决燃眉之急,同时不放弃军工自主。未来,中俄可在技术交流上深化,共同应对挑战。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推动互利合作,维护地区稳定。俄罗斯买这些动力系统用于民用,体现务实态度。相比直接买舰艇,这更符合当前条件,避免资金压力。 长远看,俄罗斯海军可能增加22350型护卫舰建造,利用本土资源。同时,中俄联合演习增多,增进信任。能源合作如北极LNG-2,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惠及两国人民。
战局急转!俄军迅速向乌克兰中部推进,泽连斯基:全力结束冲突 俄军的坦克正
【8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