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这堆积如山的芯片,到底还能卖给谁? 中芯国际的订单结构变化明显,今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客户占比已经超过84%,营收也涨到22亿美元左右。 产能利用率从80%多提升到92%,股价在港股一度到58港元,总市值逼近4640亿港元。这不是突然的事,而是本土需求拉动的结果。 过去几年,中国芯片进口额确实下滑,2023年前7个月就少了2550亿元,涉及546亿颗芯片。 海关数据显示,全年进口额从3593亿美元降到3058亿美元,下降15.4%。这部分原因是本土产能扩张,中芯国际这样的企业订单满满,不再那么依赖进口。 欧美供应商感受到压力,ASML的中国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45%降到2025年的20%,净销售额环比下降16%。他们没大规模停工,但生产线减速,库存增加,股价跌了12%,市值蒸发数百亿。 应用材料公司也类似,蚀刻机销路变窄。英特尔和高通开始在中国设研发中心,定制产品抢市场。 璞璘科技的交付是个亮点,8月1日,他们的PL-SR系列纳米压印设备通过验收,支持线宽小于10nm,残余层控制在10nm以内,深宽比超7:1。 这比日本佳能的14nm机型精细,成本只有国际设备的四成。公司攻克了喷墨涂胶和薄胶压印难题,用自主专利打破垄断。 ASML CEO以前说过中国难复制EUV,现在他们面对竞争,订单下滑明显。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还在爬坡,Made in China 2025目标是70%,但实际到2025年估计在17%到25%之间,设备自给率可能到50%。 璞璘科技的设备用于存储和硅光芯片,帮本土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IDC报告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中国企业份额在增加。 葛海雄团队继续在南京大学带学生,申请新专利,推动设备升级。公司车间扩展,第二代产品在组装,目标是更细线宽。2027年AI芯片自给率有望超70%,设备自给率升到33%。 欧美企业调整策略,ASML预计2025年总销售额在预期内,但中国市场贡献降到20%。本土产业带动电子产品竞争力,芯片产量增加,出口潜力大。 中国从进口依赖转向自主,靠的是政策支持和企业努力,不是空谈。未来,中国芯片不只自用,还会卖到全球,让竞争更激烈。
中国刚取消2550亿的芯片订单,欧美那边的光刻机就纷纷停工,现在轮到他们犯愁了:
古凌国际
2025-08-29 12:5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