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四川宜宾,一女孩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她没想到的是,曾经只教过她2年且6年都没联系的小学数学老师,竟然主动联系了她。 谁能想到,在四川宜宾兴文县麒麟苗族乡的山坳里,40多年前,一个19岁的高中生要挤在生产队的公房里给两个班上课? 那时候方友泽刚高中毕业,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别人都劝他出去打工,说山里教书没前途,一个月就几块钱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 可他偏不,背着简单的教具就进了村小,这一待,就是40多年。 后来村小合并成了四望小学,周边中和村、银鹤村的孩子都来这儿上学,师资还是缺得厉害。 方友泽一个人扛下五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对学生严得很,谁没写作业,手心就得挨一下,疼得孩子们再也不敢偷懒。 可没人怨他,连村里的老人都说,方老师是“小小的人,大大的劲”,自己读书时拼命,当了老师更拼命。 6年前他到了退休年纪,学校又来请他,说没老师顶得上,他二话没说就返聘了,继续守着那些山里的孩子。 18岁的刘桂英就是从这儿走出去的。 她家里条件不好,上大学的钱还是申请的贷款,今年从兴文二中毕业,考上了西南科技大学安全工程专业。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她随手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没想着要告诉谁,尤其是已经6年没怎么联系的方老师——毕竟,方老师只教过她两年小学数学。 可她一直没删方老师的联系方式,初中毕业那年,还特意回学校看过他。 方老师倒是一直盯着朋友圈,看到刘桂英的录取通知书,心里头又激动又自豪,没多想就决定上门看看。他不知道刘桂英家现在具体住哪儿,还特意辗转打听了好一会儿,才摸清路。 8月25号早上,离刘桂英9月3号开学没几天,方友泽骑了半个多小时摩托车,从兴文县的家赶到银鹤村,敲开了刘桂英家的门。 那天刘桂英家里只有她和奶奶,看到方老师突然出现,她又惊讶又慌,赶紧去泡热茶,还洗了盘李子。 可方老师没坐多久,也没吃李子,就忙着跟她说话。 一会儿叮嘱她到了大学别放松,要好好学,能考研就考; 一会儿又像家里长辈似的,絮絮叨叨说出门要注意安全,别轻易信陌生人,还分享自己以前的经验,怕她走弯路。 没说几句,方友泽就起身要走,喝了一口茶,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钱塞到刘桂英手里,转身就匆匆离开了。 刘桂英数了数,是500块。 她攥着钱,感觉还带着老师的体温,眼眶一下子就红了——她知道方老师是退休老师,退休金本就不多,这500块钱,说不定是他省了好几天的生活费。 现在有些教育工作者,连课后多跟学生说两句话都不耐烦,更别说自己掏腰包给毕业6年的学生塞钱了,对比之下,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更让人心里发堵的是,方老师退休三年了,还没闲着,用自己的退休金资助着两个高中生。 他说自己就是想“托举”一下这些孩子,希望他们能成有用的人。 刘桂英也说,她大学毕业以后,也想回村里,像方老师一样做点事。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封面新闻2025年08月28日关于《一位村小退休老师的“托举”:曾经的学生考上大学,他上门“家访”还塞了500元|封面头条》的报道
8月25日,四川宜宾,一女孩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让她没想到的是,曾
一叶知大事
2025-08-29 10:27: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