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已经陷入群体性迷失!”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讲发展,而这

盖说社会 2025-08-29 09:42:08

“中国人已经陷入群体性迷失!”清华大学教授彭林说:“目前举国上下都在讲发展,而这些都是物质发展。现在我们陷入了一个群体迷失,忘了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就是人自身的发展。半人太多,连人都不会做,那这个社会永远没有幸福指数可言。”   这话听起来有点刺耳,但仔细想想,还真有那么点道理,咱先说说这“半人”是个啥意思。   这概念最早是梁思成提出来的,他把当时的学生概括为“半个人”,就是说这些人缺少一部分的完整性。   后来彭林教授就把这概念,延伸到了现代社会,说现在是第二个“半人时代”。   现在社会发展确实快,物质生活是越来越丰富了。就拿过去几十年来说吧,咱们从啥都没有,到现在要啥有啥,这变化多大啊。   可在这过程中,好像大家都把精力全放在,赚钱、买房、买车这些物质追求上了,却忽略了自身的精神成长和品德修养。   比如说,现在好多人天天加班加点地工作,就为了多挣点钱,买更大的房子,换更好的车。可他们却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学习新知识,更没时间思考人生的意义。   还有些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就像李嘉诚,他早年在香港和内地囤地,捂盘不卖,牟取暴利,像上海御翠园项目,他净赚了60倍。   他这种只追求物质利益,不顾社会影响的做法,就是典型的只看重物质发展。   再看看现在的教育,虽然说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了,但好像也有点跑偏了。   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所以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让他们学这学那,可就是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情商。   孩子们整天就知道学习,却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怎么面对挫折。这其实也是一种“半人”的表现。   那咱再说说历史上的事儿。以前咱们国家穷的时候,大家都团结一心,为了建设国家努力奋斗。那时候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人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幸福感也挺高。   可现在呢,物质条件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冷漠了。   就拿邻居来说吧,以前住在胡同里的时候,邻里之间都互相帮忙,可现在住到了高楼大厦里,对门是谁都不知道。   还有啊,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大家都沉迷在虚拟世界里,现实中的交流越来越少。   人们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言论,却不考虑后果,有时候甚至会伤害到别人。这也是一种迷失的表现。   不过呢,咱也不能光看到问题,不看到希望。你看,现在也有很多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注重自身的修养和精神追求了。   比如说,现在有很多人去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还有一些人,开始关注公益事业,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而且,国家也在提倡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说,现在学校里不仅有文化课,还有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等,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所以说啊,中国人是不是陷入了群体性迷失,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确实在物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忽视人自身发展的问题,但也有很多人在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只要我们能意识到问题所在,然后努力去调整,我相信,我们一定能走出这种迷失的状态,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

0 阅读:8
盖说社会

盖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