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手下,9大悍将排名 第九名:高杰 李自成起兵时的老部下,他的经历就是乱世

历史故事收集者 2025-08-29 08:43:19

李自成手下,9大悍将排名

第九名:高杰 李自成起兵时的老部下,他的经历就是乱世里武将命运的一个缩影。此人打仗挺猛,尤其擅长带骑兵冲锋。但他这人品不行,跟李自成的妻子私通,事情败露后怕被杀,就带着人马投降了明朝。投降后,他被明朝封为江北四镇之一,驻守徐州。高杰的部队打仗还行,但军纪太差,经常靠抢老百姓的东西来养兵。他反复无常,在乱世里为了活命来回跳槽,最后在河南睢州被另一个明朝将领许定国设宴诱杀了。

第八名:李岩 是个读书人,河南的举人。他投奔李自成后,给这支农民军带来了很大改变。他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还编了“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老百姓听了都愿意支持闯军。打下洛阳后,他建议开仓放粮救济穷人,还整顿军纪,让闯军形象好了很多。李岩有脑子,懂策略,是闯军里少有的文人谋士。可惜李自成后来不太信任他,加上另一个谋士牛金星挑拨离间,李岩最后被冤杀了。他的死说明大顺军内部,有文化的谋士和武将之间矛盾挺深。

第七名:贺锦 原来不是李自成的嫡系,他属于另一支起义军“革左五营”,后来才归顺李自成。李自成让他负责西边的战事,他打仗很独立,能独当一面,曾经带着几万人马在江淮一带活动。归顺后,李自成也给了他比较大的自主权。他带兵去打青海,结果中了当地土司的埋伏,战死了。虽然人死了,但他为闯军开拓西北地盘打下了基础。

第六名:田见秀 性格比较宽厚,李自成很信任他,让他长期镇守大本营西安,保证了后方的稳定。李自成在山海关被清军和吴三桂联手打败后,撤退时命令田见秀把带不走的粮草全烧掉,免得留给敌人。但田见秀觉得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不忍心烧,结果几十万石粮食被清军得了去。这个决定是对是错争议很大,一方面说明他心善,另一方面也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后来他在荆州兵败,投降了清朝,结局不太清楚。

第五名:高一功 李自成老婆的弟弟,算是亲戚加心腹。他主要管后勤和撤退这些事,是个组织能手。李自成在山海关大败后,队伍乱成一团,是高一功把残兵败将组织起来,有序撤退,保存了实力。后来他和南明政权联合抗清,他带的队伍是“夔东十三家”义军的主力,一直坚持抵抗,直到弹尽粮绝。他很有骨气,到死都没听手下人抓南明永历皇帝来要挟的主意。他特别擅长在困难情况下维持军队不散架。

第四名:袁宗第 闯军里的老将,从起义开始到失败,几乎打满了全场。他打仗很硬气,能独当一面,在河南郏县等地都立过功。后期在湖北一带抗清,他指挥的荆州围城战打得非常顽强,利用地形修了三道防线,让清军吃了大亏。最后在巫山被清军抓住,宁死不降,被杀掉了,很有武将的气节。

第三名:刘芳亮 闯军左营的主将,李自成打的重要战役他基本都参加了。他打仗有勇有谋,比如打河北保定时,他用了一招声东击西,假装要打东边吸引明军主力,实际上派精兵偷袭拿下了城门。李自成死后,他坚持抗清,在荆州城外设下埋伏,以少胜多,重创了清军的先锋部队。可惜他自己在战斗中中了箭,战死了。他的特点是稳中带险,很会抓战机。

第二名:李过(一只虎) 外号“一只虎”,治军非常严格,他的部队军纪好,战斗力强,明军听到他的名号都害怕。在潼关大战突围时,他亲自带着敢死队冲击明朝大将孙传庭的车阵,硬是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大部队冲了出去。李自成死后,他把剩下的闯军改编成“忠贞营”,和南明联合,在湖南、广西建立根据地继续抗清。他很有原则,临死前还严令部下不准挟持南明的永历皇帝,维护了脆弱的抗清联盟。

第一名:刘宗敏 出身铁匠,是李自成最信任、最能打的头号大将。打仗极其勇猛,潼关血战时,他挥舞双刀冲进敌阵,身上被砍了十几处伤还活捉了明军大将。进了北京后,他负责“追赃助饷”,就是向明朝的官员、富商要钱要粮,手段比较狠,虽然招人恨,但确实给闯军弄到了大笔军饷。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兵败被杀后,刘宗敏被清军抓住。清军劝他投降,他破口大骂,宁死不屈,临刑前还把自己的佩刀折断,以示气节。他这个人,勇猛刚烈贯穿一生,是闯军冲锋陷阵的尖刀,但他的一些做法(比如追饷)也激化了矛盾,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