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特朗普表态两天后,另一个国家也要对中国加关税,中国如何破局? 关税战的棋局已经越走越险,特朗普刚刚放出狠话,要对中国增加200%关税,不到两天,北美的一个国家就开始跟进。 特朗普的最新动作并非单纯的数字游戏,而是瞄准了战略资源和关键产业,稀土磁铁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小东西,却贯穿在新能源汽车、芯片、军工设备等各个领域。 中国掌握了全球七成以上的开采和九成的深加工,这意味着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全球制造链,特朗普高调喊出200%关税的威胁,就是想用极限施压来迫使中国交出手中的王牌。 可这并不是单向的压力,稀土对美国是不可或缺的,但对中国来说,波音零部件同样存在依赖,特朗普在讲话中点名,中国有两百架飞机因为缺少美国零部件无法投入使用。 他公开承认自己有意“卡脖子”,却又说是基于关系才勉强放行,这番话听上去像是谈判姿态,但实质上是赤裸裸地把波音产业链当成武器。 随着矛盾延伸到航空和高端制造业,全球市场也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冲击,美股在关税宣布后出现明显下跌,欧洲、日本的媒体和政府接连发声,担忧美国把世界拖入新一轮衰退。 更微妙的是,美国国内也开始冒出不满声,部分议员提议要限制总统随意挥舞关税大棒,这些反应说明,特朗普的举动已经突破了单纯的中美对抗,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系统性风险。 如果把稀土和波音看成棋盘上的两枚棋子,那么特朗普这一手棋下得极其冒险,他赌的是中国会因为航空产业受制而让步,可现实更可能是双方都绑在一起,任何切断都将引发“同归于尽”的局面。 这就是关税战被推向战略性产业后最危险的地方,没有赢家,只有更大的不确定。 特朗普要打造的围堵网,在北美的第一个突破口就是墨西哥,表面上,墨西哥在预算案中加征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国汽车、纺织和塑料产业免受廉价商品的冲击。 但时间点过于巧合,就在特朗普宣布新关税两天后,墨西哥立刻跟进,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呼应。 从特朗普的角度看,他需要的不只是美国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围堵中国的北美整体,墨西哥一旦表态,就等于认同了“北美堡垒”的概念。 这个堡垒的核心思路,就是三国联手形成统一的贸易壁垒,把中国商品彻底挡在门外,美国用威胁和诱导双重手段,让墨西哥逐渐失去回旋余地。 但墨西哥的处境并不轻松,一方面,它和中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已超过千亿美元,中国出口电子元件、汽车零件,进口石油和医疗仪器,产业互补性极强。 另一方面,它在外交场合依旧强调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愿意保持合作,这种表态和关税政策之间的落差,正体现出墨西哥的两难,既不想得罪美国,也无法轻易放弃与中国的经贸联系。 真正的问题在于,墨西哥是否会被彻底推到美国阵营,如果未来加拿大也加入围堵,北美市场的大门将被牢牢锁上,对中国的出口通道是一大冲击。 但中国也不是没有办法,中墨合作还存在巨大空间,从能源到科技投资都能成为稳定双边关系的抓手。 墨西哥一边追随美国的高压,一边又释放合作信号,这种摇摆的姿态,或许才是未来局势的最大变数。 关税战并没有只停留在美洲。特朗普在亚洲布局的第一步,是盯上越南和印度,越南作为制造业的中转站,已经被征收高额关税,而印度则被直接扣上50%的税率。 特朗普想借此迫使印度切断与中国的紧密联系,把它纳入美国的经济圈。但这盘棋并没有完全按他的设想走下去。 印度虽然受到关税重压,却并未向华盛顿屈服,反而在经济与安全层面加大了与中国、俄罗斯的沟通,这说明美国的策略未必能在亚洲复制成功。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的应对并非单线作战,稀土牌依然是有效武器,它能牵制住美国的高端制造业,打击力远比表面的关税数字更深。 外交手段同样关键,通过与印度保持对话、拉拢东盟国家,中国在亚洲逐渐形成一个可以抵消美国围堵的缓冲带。 更长远的选择是发展高精尖产业,让中国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变得不可替代,这种产业升级虽然难度大,却是避免被动的唯一出路。 随着美国四处加税,世界并没有完全倒向华盛顿,相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合作方式。 金砖国家的扩容就是最直接的回应,南非、巴西等国家联合呼吁摆脱单一霸权,推动贸易多极化,这股力量正在慢慢汇聚,形成对抗美国单边主义的另一个极。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一手推动的“全球围堵”战略反而可能加速了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墨西哥是被迫追随,美国国内也出现反弹,而中国则抓住时机,深化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推动公平贸易规则。 未来的局势很可能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而是多股力量并存的新格局。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充满风险但也蕴含机会的转折点,只要能稳住市场、抓住伙伴,就有可能在这场风暴中闯出一条新路。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扛不住特朗普压力,墨西哥要对中国出手)
[太阳]特朗普表态两天后,另一个国家也要对中国加关税,中国如何破局? 关税战的棋
梦幻星辰醉梦
2025-08-28 20:19:55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