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恒大破产我们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经济危机?说实话,恒大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中国会不会重演一场雷曼时刻。毕竟恒大的负债规模高达2.44万亿元。这个数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 但回头看恒大事件后这几年,银行系统似乎没受到明显影响,存款照旧可以支取,金融市场的动荡也没有显现。恒大虽然倒了,但金融风暴却没有如预期那样爆发,这背后的原因,和恒大本身的负债分布有很大关系。 恒大欠下的大部分债其实并不在银行上,而是累积在社会各个角落。数据显示,恒大最大的债务部分,其实应付给房企的供应商和各类企业,占据了近一半。其次,购房人的首付款和预付款也占了将近三分之一。银行直接出的钱,只占了整体的四分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恒大很多钱是欠普通人和企业的,而不是主要欠银行。所以当恒大这家公司挺不住之后,最先扛压力的是社会大众和企业,而金融机构受到的直接影响很有限,这也是为何银行体系能维持住表面稳定,反而普通家庭和公司首当其冲。 地方政府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受害方之一,长时间以来,地方财政很依赖土地出让金,房企的倒下意味着土地收入大幅减少。恒大烂尾项目一多,政府不得不主动介入继续建筑,为了“保交楼”,被迫投入新的财政资源。 那钱从哪里来呢?很多地方只能再举债或者压缩其他公共开支,比如教育和医疗的预算被削减,这样一来,财政缺口被烂尾楼“吃掉”一部分,以往的公共服务也不可避免受到波及。 对于供应商,影响尤其明显,建筑施工公司、材料供应商是恒大拖欠最严重的一环。公司大多依赖恒大这类房企的大量工程款来维持运转,一旦拿不到钱,部分企业马上现金流断裂,甚至引发倒闭裁员,虽然这一切在金融报表上看着不明显,但在社会层面,实际影响已经很大。 对于购房者来说,恒大的危机带来的影响则是长期和沉重的,超过160万个家庭陷入两难,前期支付的首付和按揭贷款因为房子停工而全部被“卡死”。很多人一边还着几乎一辈子的房贷,一边不得不继续租房过日子,钱付了、房没了,而银行贷款合同却照常生效,购房者由此成为直接的“风险承受者”。 虽然没有引发表面上的金融危机,但恒大事件对社会财富的侵蚀显然是实打实的。企业破产、理财缩水、地方财政压力和居民生活困境,成为看不见的慢性损耗,从全局来看,这种处理模式选择了稳住银行系统,却让无数小家庭、企业和地方分摊了实际损失。虽然系统整体表面没有连锁崩溃,但对社会和经济的潜移默化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金融危机模式,老美为什么不敢开启了?首先,老美从不怕金融危机,因为:1,以
【4评论】【14点赞】
勇闯天涯
最受伤的是材料供应商,最不受伤的是银行,基本上没问题,恒大可供执行的东西第一个就要赔给银行。
必优特4
最受伤的是购房户。多少家庭一起扛了这个大雷。
雕刻时光
恒大是金融诈骗,多少供应商,合作商被害惨了
刘飞
写的什么狗屁文章?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多少?数学老师怎么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