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尤其是钕和镨矿,它们是制造钕铁硼永磁体的核心元素,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机,以及从智能手机、无人机到F-35战斗机等尖端国防装备的各类关键部件中。 稀土这东西,虽然名字带个“稀”,其实在地壳里不算特别少,但能经济开采的矿藏真不多,它们的磁性、光学特性让它们成了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一辆电动车得用1-2公斤稀土永磁体,一台风力发电机可能要几百公斤,F-35战斗机更夸张,一架大概需要400公斤稀土,雷达、制导系统都离不开,没稀土现代科技和国防产业基本玩不转。 MP材料公司的决定可不简单,他们在加州莫哈韦沙漠的山口矿是美国唯一的大型稀土矿,产量占全球10%以上,相当有分量。 过去美国的稀土加工能力弱,MP开采的精矿大多得运到中国去分离提炼。 中国掌控全球90%的稀土加工能力和70%的开采量,妥妥的行业老大,这种依赖让美国一直不太安心。 事情的转折从今年4月开始,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得更严,尤其是钕、镨等七种关键元素,直接导致永磁体对美出口量大跌,4月降了58%,5月更夸张,掉了81%。 7月,MP材料公司跟政府签了个大单,承诺停止向中国出口精矿,转而在国内加工,政府还给每公斤钕镨产品110美元的补贴,比中国市场价63美元高出一大截。 这既是经济支持,也是战略布局,想让美国稀土供应链彻底“本土化”。 MP材料公司也不是光说不练,2017年山口矿重启后,他们砸了近10亿资金,逐步建起国内加工能力,现在,加州炼厂能处理一半的稀土产量,产品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美国市场。 他们还在得州沃斯堡建了工厂,今年1月开始生产钕镨金属,这意味着美国在稀土永磁体供应链上迈出关键一步。 稀土加工技术复杂,分离过程得反复萃取上百次,成本高,中国几十年的积累让它几乎无敌。 这一暂停影响立马显现,中国的钕镨氧化物价格从7月初的每公斤63美元涨到8月的88美元,创两年多新高,涨了40%,这不光是因为MP材料公司停供,还因为中国国内需求旺。 电动车、风电设备、消费电子正值生产高峰,稀土需求预计增长10%,而产量只增5%,缺口摆在那,MP的精矿过去占中国钕镨产量的7%-9%,这块空缺短期内不好补。 停供中国等于放弃大市场,尤其是MP的第四大股东,中国盛和资源的订单,盛和说合同还在,但合作显然受阻。 美国自己的加工能力还在爬坡,部分氧化物还得靠进口试剂,磁体生产线要完全成熟也得花时间,估计还需一两年。 中国对供应链的控制力依然强,最近还收紧了进口原料配额,市场透明度降低,波动更大。 美国这边,MP材料公司的动作有政府撑腰,《通胀削减法案》和《芯片与科学法案》都在推本土化,甚至有人放话,要对稀土产品加征200%关税,摆明要硬碰硬。
稀土:中美缠斗出现“分水岭”。美媒消息,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商MPMateri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