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正在惊人地重演! 2015年那阵儿,国民党那帮大佬的操作,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有点不地道。 当时马英九马上要卸任,民进党那边势头正猛,2014年地方选举国民党输得特别惨,手里的县市从15个掉到就剩6个,谁都不想出来当那个“背锅的”。 朱立伦、吴敦义这些平时挺能说的头面人物,一个个都摆手说不参选2016年领导人,连王金平都含糊其辞,说“谁想选都成”,结果最后是立法机构副负责人洪秀柱站出来了。 她自己跑前跑后凑够3.5万份党员联署,成了唯一够格的候选人,可国民党早留了后手——那个“防砖条款”,说白了就是要是候选人支持度不到三成,就能随便换个人上。 本来洪秀柱民调也过了关,7月全代会还正式提名了她。可打那之后,党内大佬就开始躲着她走,竞选需要的资源一点都不给,还天天在背后放风说她不行。 朱立伦找她谈了两次,第二次还特意带了见证人,明着说让她退选,自己来顶这个位置,还许诺给她个副手的名额。 那会儿洪秀柱想在各县市设个竞选总部,找党内的人帮忙,不是推说没空,就是干脆不接电话,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咬着牙退了。 她退选的时候说“党可以不要我,但我不会放弃党”,这话听着就挺让人难受的。结果转头朱立伦上来,选举该输还是输,最后也照样拍屁股走人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大佬们怕自己栽进去,先把敢站出来的统派推出去当挡箭牌,等看着要不行了,又赶紧把人踢开。 这才过了十年,老戏码换了个人又要开演了。 2025年要选国民党主席,之前大家都觉得卢秀燕肯定上,结果她直接说不参选,理由是“不该由任何人指定”,听着就挺虚的;侯友宜也赶紧跟着表态“从头到尾都没考虑过”,生怕沾上边儿。 蒋万安在台北当市长,2024年辅选的时候,港媒还夸他是“未来新星”,结果真到要挑大梁的时候,就一门心思扑在市政上,提党务的事儿就装没听见。 这些之前被捧得老高的中生代,一个个都成了“不粘锅”,碰到党主席选举这种硬仗,全缩回去了,把一堆烂事儿扔给了最不招他们待见的统派。 这次被推到前面的是郑丽文。早在2023年,她就因为看不惯侯友宜民调一直低迷,公开说要“换侯”让韩国瑜上,结果被党中央威胁说要送纪律委员会处理。 到了2025年8月,眼看卢秀燕明确说不参选,她站出来说“要是卢市长不选,我就参选到底”,还说要让国民党“改头换面”。可这话刚说完,党内的冷箭就没断过。 有人背后说她“自不量力”,还有人暗戳戳地说她“破坏团结”,这跟当年洪秀柱被人攻讦说“一中同表”是“邪门话”简直一模一样。 之前她批评柯文哲私吞选举补助款,明明是柯理亏,结果党内没一个大佬出来帮她说话,连句支持的话都没有,就像当年洪秀柱想在台南参选立委,都被自己人卡脖子一样——统派想为党做点事,先得过自己人这关。 国民党这毛病是真改不了。2019年吴敦义就公开骂统派的论述,连新党办党庆都敢不去;现在轮到郑丽文,就因为敢说真话、敢碰大佬们不敢碰的事儿,就要被“纪律处理”。 那些中生代精得很,卢秀燕怕当党主席影响自己的中间选民票,侯友宜躲着两岸议题走,怕被人说“抹红”,蒋万安一门心思在台北攒口碑,等着以后捡现成的。 可党里真需要有人扛事儿的时候,全跑没影了。他们忘了2016年朱立伦临阵换将最后还是输了选举,忘了2020年韩国瑜被党内扯后腿的教训,总觉得把统派推出去当靶子,自己就能安安稳稳的。 可选民心里跟明镜似的。2015年换柱那事儿,直接让国民党丢了政权;2024年选举虽说靠着“朝小野大”占了立法机构的优势,可领导人选举还是没赢。 现在又想玩老一套,用对付洪秀柱的办法对付郑丽文,以为把统派牺牲掉就能讨好中间选民,却不知道这么算计来算计去,反而让党越来越没骨气。 郑丽文说要在2028年把政权夺回来,这话听着跟当年洪秀柱说“不会放弃党”一样实在,可要是党内还是这伙只敢内斗、不敢担当的大佬掌权,最后怕是还得重蹈覆辙。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选举啊,就是大佬们的“甩锅大赛”。2015年把烂摊子扔给洪秀柱,2025年又想让郑丽文接盘,中生代们忙着“避险”,统派永远是那个被牺牲的。 可政治哪有这么好算计的?当年朱立伦替了洪秀柱也没挽回来败局,现在要是真把郑丽文逼走了,国民党怕是连最后一点统派支持者的心都要凉透了。 历史总爱重复,可老犯同样的错,最后苦果还得整个党来吞。
别猜了,郑丽文选不上。我把话放这,不是因为她能力不行,也不是因为她人缘不好,而
【29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