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6日晚,土耳其贸易部冷不防丢出一纸公告,宣布对经欧盟国家转口的中国产铰接链征收每吨1200美元的反倾销税,而且当天生效,连个招呼都不打。 这可不是土耳其头一回对中国铰接链“下狠手”,实际上这场拉锯战从2009年就开始了,当时土耳其第一次抡起“反倾销”大棒,之后2016年和2022年又两度续期,硬是把一个临时措施拖成了持续十五年的“关税铁幕”。 土耳其这次出手的底气来自一组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对欧盟的铰接链出口量暴增300%,同期土耳其从欧盟进口的同款产品也猛涨280%,可欧盟本土消耗量只微增2%。 明眼人一看就懂——欧盟成了中国产品绕道土耳其的“换马甲中转站”。更绝的是土耳其搞“连坐”,把欧盟物流商一起拖下水。 逼得他们要么拒接中国货,要么承担高额关税风险,等于直接掐断了中国企业的转口路径。不过西班牙倒是被开了绿灯。 只因它是欧盟里少数有完整铰接链产业链的国家,去年对土出口占了欧盟总量的61%,土耳其这招既分化了欧盟立场,又暗戳戳暗示中国企业“来西班牙建厂也行”。 表面看土耳其是在护犊子,可本土产业真扶得起来吗?2018年征税后土企市场份额勉强从15%爬到28%,但产能连中国中型工厂一半都不到。 核心技术还得进口。结果关税成本全转嫁到下游,去年土耳其家具商因铰接链涨价被迫提价8%,销量立马暴跌15%,老百姓为保护主义埋单。 这种“自损八百”的套路土耳其玩得挺溜——今年6月刚对中国汽车征40%关税,去年还收过中欧班列“过路费”,地理优势愣是被用成了“收费站经济”。 中国企业早就不吃硬扛关税的老套路。广东、浙江的工厂分了两路突围:一路下南洋,把零件运到东南亚组装再出口; 一路搞升级,像东莞企业专为土耳其海边家具研发防腐蚀铰接链,价格贵50%反而拿下12%市场。 现在新关税一出,有人琢磨借西班牙豁免权设仓库,也有人转攻中东、北非——毕竟这些地方需求涨得快,还没那么多“关税刺客”。 深挖根源,土耳其的焦虑来自对华贸易逆差。2013年逆差飙到211亿美元,占土全年逆差总额两成多,而它对中国出口额才36亿。 这种悬殊让土耳其敢放手搞制裁而不怕反制。再加上6月其外长访华刚表完忠心要“加入金砖”,转头就加征汽车关税,摆明在西方和东方间玩平衡术,指望欧盟被刺激得加速接纳自己。 说到底,全球贸易早过了“贴牌转口”就能蒙混过关的年代。欧盟有反规避法,中国今年3月也对美国光纤查过转口,规则越收越紧。 土耳其若真为产业好,该学学中国车企海外建厂的思路,而不是砌关税高墙。毕竟墙砌得再高,挡不住别人找新路,更挡不住自家消费者为高价买单。 这场博弈里,开放合作才是王道,封闭保护?不过是把自家产业锁进温室罢了。 参考资料:土耳其对华铰接链作出反规避终裁 2025-08-26 21:10·财联社
美国!动手!菲律宾空军进入黄岩岛海域,随之而来的还有美国军队的一艘驱逐舰。
【39评论】【5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