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9年,林则徐路过长沙时,想起陶澍曾告诉他当地有个大才,便对随从说:把那个叫

国际大碗说 2025-08-28 10:31:21

1849年,林则徐路过长沙时,想起陶澍曾告诉他当地有个大才,便对随从说:把那个叫左宗棠的务必找来。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被贬为四品卿衔,随后又被发配到遥远的新疆伊犁。在新疆的几年里,他拖着病体,走遍天山南北,带领当地百姓修建水渠、开垦 “坎儿井”,让荒滩变成良田;他还亲手绘制新疆地图,详细记录各地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为边疆防务留下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后来,林则徐重新被启用,历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务。 此次,林则徐因身体原因,向朝廷奏请开缺,在得到批准后卸任回乡调治。作为封疆大吏的林则徐,为何会在途经长沙时,要点名和“白丁”左宗棠见面呢? 其实,林则徐对左宗棠的才能早有耳闻,主要是两个人的推荐,即陶澍、胡林翼。 陶澍担任过两江总督,和林则徐是多年的同僚、好友。 陶澍在机缘巧合之下,和左宗棠有过一次会面。会面后,陶澍对人说:“此子日后必成大器,我不如也!” 之后,陶澍主动提出要与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让自己的儿子陶桄迎娶左宗棠的长女左孝瑜 。要知道,当时陶澍已是一品大员,而左宗棠只是个落第举人,在当时堪称惊世骇俗。 此后,陶澍在和林则徐的几次书信往来中,常提及左宗棠,称他是 “湘地士人中之翘楚”,这让林则徐的心中,渐渐刻下了 “左宗棠” 这个名字。 胡林翼与左宗棠自幼一起读书,两人情同手足,他对左宗棠的才华更是了如指掌,知道他不仅精通地理兵法,更对天下大势有着独到的见解。 后来胡林翼步入仕途,在林则徐担任云贵总督时,他在总督府担任幕僚。因办事干练、思虑周全,很快就得到了林则徐的信任。 在此期间,胡林翼常向林则徐推荐左宗棠。 就这样,在陶澍和胡林翼的反复引荐下,林则徐对左宗棠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想看看他是否真如传说中那般 “胸有丘壑、腹有良谋”。 当左宗棠得知 “林则徐要专程见自己” 的消息时,非常的高兴。在左宗棠的心中,林则徐是他毕生追寻的榜样,那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担当,让他深深敬佩。 这天一大早,左宗棠从湘阴柳庄出发,快马加鞭赶往长沙。当他终于抵达湘江码头,远远看到那艘林则徐所在的官船时,激动万分。 见面后,两人的谈话,从轻松的家常琐事开始。林则徐先是询问了左宗棠的家庭情况:“家中有几口人?父母身体可好?” 又问及他的求学经历:“这些年都读了些什么书?可有心得?” 还关心他在湘阴的生活:“教读之余,平日里都做些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左宗棠都一一如实回答,随着谈话的不断深入,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军国大事。 在谈到西北边疆时,左宗棠指出 “新疆乃西北屏障,失新疆则失蒙古,失蒙古则京城危矣” 。 林则徐听后,深有所感,他取出一个用布包裹的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那是一份他亲手绘制的新疆舆图,上面标注着山川河流、关隘要道,甚至连各地的气候条件、物产分布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林则徐指着舆图对左宗棠说:“这些年我在新疆,白天带领百姓开垦荒地、修建水利,晚上就挑灯绘制这份舆图,反复琢磨边防布防的方案。可我如今已经老了,身体也大不如前,再也没有精力去实现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四处寻找能托付这份重任的人,今日见到你,我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左宗棠凝视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又看着林则徐眼中满含的期许与托付,心中像被什么东西狠狠触动了,他起身说:“大人放心!若日后需要晚辈去新疆,晚辈定当挺身而出,哪怕粉身碎骨,也绝不辜负大人的信任与托付!” 那一晚,船舱里的烛火彻夜未熄。从暮色沉沉的黄昏,到东方泛起鱼肚白的黎明,林则徐和左宗棠畅所欲言。 尽管两人一个是名满天下的朝廷重臣,一个是默默无闻的乡野书生,可共同的理想与抱负,让他们忘记了年龄与身份的差距,仿佛是相识多年的老友,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忧思。 天快亮时,两人的谈话接近了尾声。 林则徐拿起桌上的毛笔,铺开一张宣纸,略一思索,便挥毫写下一副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写完后,林则徐将对联递给左宗棠,笑着解释道:“上联赞湖南山水之秀丽,下联赞你学识之渊博 , 你可不要辜负这副对联啊。” 左宗棠双手接过对联,躬身道谢:“晚辈定当珍藏此联,以大人的期许为鞭策,不敢有丝毫懈怠!” 分别之际,林则徐紧紧握住左宗棠的说:“除了你,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能担当此任。希望你好自为之,莫负你胸中的抱负!” 这次会面不到一年,林则徐就病重而死,消息传来,左宗棠良久无语。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国际大碗说

国际大碗说

纵横国际间,探秘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