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彻底摊牌!李在明明确表态韩国已无法推行“安美经中”策略,与访美前的调门明显不同。 过去,韩国靠着中国这个大市场赚了不少红利,中国一度是韩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韩国的半导体、汽车、消费品在中国卖得风生水起,但这几年,情况变了。 中国自己的产业升级很快,尤其在半导体和电动车领域,已经从合作伙伴变成了直接对手,韩国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本地企业挤压,出口压力越来越大。 2023年的数据表明,美国已经取代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地,占了韩国对外投资的四成多,这说明韩国的大企业,比如三星、现代,已经开始把重心转向美国市场。 为什么?因为美国的政策环境更可控,还有《芯片与科学法案》这种大礼包,吸引韩国企业过去投资建厂。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风险和竞争压力让韩国企业有点吃不消,经济上的互补关系变弱,韩国再想靠中国拉动经济增长,已经不现实了。 韩国对美国的依赖基本上是没得选的,1953年《韩美共同防御条约》签下来,韩美同盟就成了韩国安全的支柱,面对朝鲜的核威胁和挑衅,韩国只能靠美国的军事保护。 2023年,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还把韩美同盟升级成了“核基础”联盟,等于把两国绑得更紧。 李在明上台后,虽然嘴上说要搞实用主义外交,但刚跟美国总统特朗普通完电话,就立刻应邀访美,态度已经很明确了。 反观中国,虽然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有影响力,但更多是通过外交推动稳定,压根没法给韩国实质性的安全保障。 美国还通过“印太战略”拉着韩国和日本搞三边合作,摆明了要把韩国绑在对华遏制的战车上。 韩国要是敢偏离这条路,美国的经济和外交压力不是开玩笑的,对于一个靠出口吃饭的中等国家来说,这代价太大了。 韩国的政治和经济精英这些年被美国的影响渗透得挺深,尤其在尹锡悦执政那几年,韩国几乎是全线倒向美国,甚至不惜牺牲对华关系,导致出口受挫,供应链也出了问题。 李在明上台后,试图稍微调整一下方向,但国内的亲美氛围不是一朝一夕能改的,韩国的核心产业,比如半导体和汽车,高度依赖美国的技术和市场。 美资对这些产业的控制越来越深,韩国企业在战略选择上几乎没有太多自主权。 不仅是经济,文化和教育领域也一样,美国通过媒体、教育交流等方式,深刻影响了韩国的主流价值观。 尤其是年轻一代,对美国的认同感远超对中国,中国在他们眼里更多只是个经济伙伴,战略上的信任基本没有。 这种国内环境,让李在明在对华政策上几乎没啥回旋余地。 所以李在明的表态其实是现实的反映,他在华盛顿说韩国不能再指望“经济靠中国”的老路,必须在美国的框架下找经济安全,这话听着无奈,但也直白。 韩国选择更深地依附美国,短期内可能能缓解来自美国的压力,但长远看,风险也不小。 比如,美国的“对等关税”政策已经让韩国汽车产业吃到苦头,李在明访美时还特意提到要跟特朗普谈关税问题,可见韩国对美国的经济压力有多忌惮。 往后看,韩国想在中美博弈中找到新的立足点,难度不小。 完全倒向美国,意味着韩国得牺牲一部分经济自主性,甚至可能在对华关系上彻底失分,毕竟中国还是韩国重要的邻国和市场,彻底翻脸不符合长远利益。 但要继续搞平衡,现实条件又不允许,安全上没得选,经济上竞争加剧,国内又被亲美势力主导,韩国的路越走越窄。 李在明现在也在试着找新出路,比如跟日本的关系。他上台后一改惯例,先访了日本,摆出在历史问题上更务实的态度,想通过加强韩日合作来分担压力。 另外,韩国还在谋求加入“G7+”俱乐部,发展人工智能和国防产业,试图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这些努力能不能让韩国多点自主空间,还得看未来怎么走。
韩国总统李在明:韩国将脱离中国。 正在美国访问的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美国媒
【63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