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1833年,26岁的马克思

芸霄记史 2025-08-26 20:23:29

犹太人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1833年,26岁的马克思,就一语道破真相:“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他们的世俗信仰就是讨价还价,他们的世俗上帝就是金钱,犹太人的真正上帝是汇票,钱就是犹太人的上帝,在它面前不可能有别的神。”   说起犹太人,爱因斯坦、罗斯柴尔德这样的名字谁都听过,但翻开犹太人的历史,会发现一场又一场巨大的灾难,他们的身影几乎总和流亡、排斥、甚至大规模杀戮联系在一起。   从耶路撒冷被赶出来开始,欧洲和中东长久里都没有彻底接纳过这个民族,马克思的话虽然尖锐,但反映出一个现实——金钱在犹太文化和生活中的地位,长期让这个群体和周围的社会关系变得复杂。   从十四世纪黑死病肆虐,到19世纪俄国沙皇时期,再到纳粹时期,犹太人总是被推到风口浪尖。比如,黑死病爆发时,歇斯底里的村民们就指控犹太人投毒,下手极其残忍。   到纳粹德国时,对犹太人的仇视被系统化,上升为虚构的“阴谋论”,最终导致无数家庭毁灭,每当经济、社会矛盾加剧时,这一群体总容易成为方便的“替罪羊”。   追根溯源,除了经济上的敏感身份,宗教上的不同也很要命,犹太人坚持一个神,认为自己的信仰是真理,这本身和信仰多神的欧洲古代截然不同。   后来随着基督教崛起,犹太人独特且闭塞的信仰方式更让他们越来越格格不入,欧洲社会普遍规范着行为准则,犹太人却各自成立社区、遵循自己的法律体系,很少主动融入,这就像城里的外来户,当地人始终觉得他们不属于“自己人”。   再看经济层面,基督教下欧洲多地禁止放债,可生活离不开钱,谁来解决?犹太人恰恰掌握了这项生意——放贷、金融、贸易样样精明,赚钱没错,却容易招来怨恨。   等经济危机或者还不上钱时,被指责是“贪婪之徒”,于是负面形象在全球传开了,反复如此,引发非议,进一步增加隔阂,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不过,他们之所以能在商界和金融业长期占有一席之地,原因也很明显——重视教育,精于计算。罗斯柴尔德家族能在欧洲五大城市同时操作金融,背后就是几代人对教育的看重。   到二十世纪中后期,随着以色列建国,犹太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国家,可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以巴争端、宗教冲突没断过,仇恨和对立还在蔓延,似乎历史的阴影,并未因为一个国家的出现而彻底消散。   犹太人的历史反复告诉世人,强大的群体团结和独立,确实能保全自己,却也容易遭到排斥,如果只关注自身利益,始终与当地社会保持距离,到了关键时刻,风险也会集中起来。   你怎么看犹太民族的历史遭遇和他们带给世界的启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2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