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悄悄关上了一扇更要命的门!在稀土博弈尚未平息之际,北京正以雷霆之势收紧另一战略物资的阀门。 这次瞄准的,是攥紧全球高科技产业链命脉的两种小金属——锑与镓。这些名字陌生却致命的元素,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王牌。 锑矿在湖南的深山里沉睡千年。这种泛着银灰色光泽的金属,却是现代军工的"维生素"。从穿甲弹弹芯到夜视仪核心部件,从导弹制导系统到坦克装甲,锑的阻燃特性让武器装备在极端高温下保持战斗力。全球95%的锑供应链握在中国手中,五角大楼的军火库早已对中国锑矿产生生理性依赖。 镓的故事更具戏剧性。这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被戏称为"芯片的神经突触"。当台积电的3纳米产线轰鸣运转时,每一片晶圆都离不开砷化镓的参与。中国控制着全球98%的镓产量,硅谷的科技巨头们突然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芯片帝国,地基竟建在液态金属之上。 北京此次的管制堪称精准外科手术。不同于稀土的粗放管控,锑镓出口新规直指七寸:军用级高纯锑禁止外流,芯片级镓出口需逐案审批。更致命的是配套措施——对相关技术设备的同步封锁。西方企业这才惊觉,中国不仅卡住了原材料,更锁死了提纯工艺的钥匙。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彻夜难眠。他们发现中国此次行动暗藏三重杀招: 其一,管制时机选在美国《芯片法案》补贴发放前夕; 其二,豁免名单仅限盟友,精准分化西方阵营; 其三,将锑镓与稀土形成组合拳,让西方企业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困境。 欧洲的工业巨头最先感受到寒意。德国某汽车制造商的固态电池项目因缺镓陷入停滞,法国军工企业的红外探测器生产线被迫减产。更讽刺的是,美国雷神公司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渠道,以三倍价格采购中国锑制品来维持导弹生产。 这场无声的金属战争正在改写规则。当西方还在炒作"中国稀土威胁论"时,北京已悄然完成战略升级——从资源控制转向产业链主导。锑与镓的管制不是终点,而是中国重塑全球科技秩序的序曲。那些曾对中国卡脖子嗤之以鼻的国家,如今正攥着断供通知单,在金属风暴中瑟瑟发抖。
美国稀土永磁制造商和稀土精炼商签了个五年的稀土供应协议,关键是,稀土从中国境外采
【17评论】【30点赞】
tb324830382
全面施行史上最严格的措施管控稀土各矿种的管控[AK47][AK47][AK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