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

安然浅笑生活 2025-08-26 17:37:13

1947年,我军截获了一匹战马,然而当贺龙在得知这匹马的特征后,心中大惊,他当即下令:派一个师也要找到马的主人! 1947年,解放战争正打得火热,国民党那边胡宗南部队在陕北地区闹腾得厉害,我军西北野战军则是在彭德怀领导下,灵活机动地应对。晋绥军区那边,贺龙作为司令员,负责统筹后方和前线衔接的工作。那时候,部队调动频繁,贺炳炎原本在晋绥军区第三纵队担任副司令员兼独立第五旅旅长,接到命令要去西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当副司令员。这调动本来是为了加强一线力量,因为蟠龙镇那边是胡宗南的重要补给点,我军计划发起进攻,贺炳炎过去能帮上大忙。 贺炳炎接到调令后,没多耽搁,4月29日从蟠龙镇东边的野战司令部出发。路途得穿越敌我交错的区域,风险不小,指挥部本来想给他配一个排的护卫,但他觉得没必要,带上一个警卫员就够了,还牵着一匹白马叫“踏雪”,加上一个黑骡子驮行李,就这么上路了。这白马是他的坐骑,毛色纯白,右眼边上有个棕色斑点,特别显眼。结果半道上,他们碰上国民党保安队,那队人起初没动手,因为贺炳炎披着斗篷骑马,看起来像他们那边的高官。等问了几句,发现不对劲,保安队就追了上来。贺炳炎和警卫员赶紧弃马跑进山沟,保安队没追上人,但把白马和黑骡子带走了。贺炳炎在逃跑中伤了腿,继续往前走,又遇上另一股国民党部队,被围住,只能准备抵抗。 这边,第一纵队在和国民党部队交手中,缴获了不少东西,包括那匹白马。政委廖汉生一看这马不错,就打电话给贺龙汇报战果。贺龙一听白马的描述,马上问右眼边有没有棕色斑点,确认后就急了。因为贺炳炎本该早就到任,却没消息,这马出现说明他可能出事了。贺龙和贺炳炎的交情深,贺炳炎从少年时就参加革命,1929年贺龙在湘鄂西闹革命时,贺炳炎才16岁,就跟着队伍干,贺龙还亲自给他取名“炳炎”,意思是革命的火种。俩人一起经历了长征、抗日,贺炳炎打仗勇猛,身上中过16弹,负伤11次,人称“红军赵子龙”。贺龙下令廖汉生带一个师的兵力去找人,廖汉生赶紧行动,部队及时赶到,击溃了围困贺炳炎的国民党部队,把他救了出来。 救出后,贺炳炎马上和张宗逊、廖汉生商量进攻蟠龙镇的事。蟠龙是国民党胡宗南部的重要后勤基地,囤积了大量物资,我军要是拿下,就能大大削弱他们的补给。5月初,战役打响,第一纵队主力猛攻,经过两天三夜激战,全歼国民党第167旅近7000人,缴获1.2万袋面粉、4万套军装、上百万发子弹、千余匹骡马,还有药品和望远镜等。那黑骡子也找回来了。贺龙得知贺炳炎平安,松了口气,说革命不成功,这小子死不了。这场胜利不光是军事上的,还鼓舞了部队士气,为西北战场转入反攻铺了路。 贺炳炎这个人,出身湖南桑植,家里穷,从小就见不得欺压穷人的事。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时,贺炳炎还小,但后来贺龙拉队伍,他很快就加入了。红军时期,他在洪湖苏区打游击,抗日时在晋绥边区抗击日军,解放战争中更是立下汗马功劳。1947年后,他继续在西北野战军任职,9月升为第一纵队司令员,和廖汉生搭档,参加了宜川瓦子街战役。那仗打得硬,国民党四个旅增援,我军围歼他们,贺炳炎指挥部队堵住缺口,顶住猛攻,最终全歼刘戡兵团2.9万人,包括两个军部。这胜利直接影响了西北战局,胡宗南的部队开始节节败退。 其实贺炳炎的作战风格,总是注重实效,不搞花架子。他在羊马河战役时,就带伤指挥,部队歼灭国民党一个旅。彭德怀后来在会议上批评过他和廖汉生,但贺龙出面调解,贺炳炎也虚心接受,继续改进。1948年西府陇东战役,他又率队配合主力,牵制马步芳、马鸿逵的部队,确保了主力行动。西北解放后,他转到西南,参与剿匪和建设。1955年授衔时,他成了上将,还拿了一级八一、一级独立自由、一级解放勋章。这些荣誉不是白来的,全是战场上拼出来的。

0 阅读:51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98

用户13xxx98

1
2025-08-26 22:14

贺炳炎是湖北人,不是湖南人

安然浅笑生活

安然浅笑生活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