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俄罗斯正式宣布! 俄罗斯国防部23日宣布,俄军已控制顿涅茨克地区的两个村庄——斯雷德内耶和克莱班-比克,并继续向乌军防线纵深推进。 战场上的硝烟从未真正散去。俄军拿下这两个村庄看似局部动作,背后却藏着整场战争的残酷逻辑。土地一寸寸易主,生命一层层消逝,而普通人只能在新闻里咀嚼这些冰冷的地名。 顿涅茨克从来就不是平静之地。八年来冲突断断续续,但自今年全面战争升级以来,这里的每一寸土壤都浸透了鲜血。俄军此次推进,不是偶然,更像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钳形攻势中的小齿牙。 你们还记得吗?今年二月,巴赫穆特战役持续数月,瓦格纳集团疯狂进攻,乌军顽强死守。如今战术似乎变了——俄军转向多点渗透、小规模突破,避免正面硬拼,而是要一点点磨穿乌军的防线。 数据不说谎。根据英国国防部八月初的情报更新,俄军目前在顿涅茨克区域日均发射炮弹超过一万发,虽低于去年高峰期,但仍显著压制乌军火力。战争,打的就是弹药、经济和人命。 可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乌克兰真的节节败退吗?也不尽然。乌军在南线反击虽进展缓慢,但仍持续收回失地。战争从来没有单方面的胜利,只有漫长的消耗与煎熬。 我们该清醒了。战争里没有英雄叙事,只有生存与毁灭。每一个被“控制”的村庄,都曾是有人烟、有生活、有孩子哭声的地方。而现在,它们成了战术地图上的一个符号,新闻里的一行字幕。 西方支援仍在继续,但速度已经放慢。乌克兰士兵在战壕中等待弹药,等待援军,等待一个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来的结局。而俄罗斯,似乎正靠着人海战术和持久战的决心,一点点地往前推。 有人说,这是“炮灰战略”;有人骂,这是“无情侵略”。但无论如何,战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结果。俄军这次的小胜,也许明年就是大战役的伏笔。 乌克兰的秋天快来了。泥泞季节将至,军事行动将变得更困难。每一步前进、每一寸土地,可能都要用更多鲜血来换。 我们站在信息轰炸的这头,容易激昂,容易愤怒,但也别忘了:战争中最微不足道的“捷报”,对另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就是整个世界崩塌的声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俄军在波克罗夫斯克东北部战线要崩了?一些俄罗斯“军事博主”声称,由于俄第5摩步旅
【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