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天塌了,美国吃不饱 要说韩国半导体最近的麻烦,那可真不小。 美国突然就盯上了韩国半导体企业的股份,心里打的主意再明白不过——想靠着多拿股份攥住主动权,把芯片制造挪回美国本土,好稳稳当当坐住半导体领域的头把交椅。 这事儿让韩国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火,毕竟半导体可是韩国经济的顶梁柱,谁乐意把自家吃饭的本事拱手让人呢? 韩国半导体的家底确实厚实。三星和SK海力士在全球半导体圈子里,那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尤其是存储芯片这块,全球七成多的DRAM芯片都出自这两家。 就拿2025年来说,三星电子在全球半导体厂商里排第一,占了11.8%的市场份额,SK海力士紧随其后,也有7.7%。 毫不夸张地说,半导体就是韩国经济的命根子,出口额能占到全国总出口的五分之一还多,2024年一年的出口额就飙到了1280亿美元。 美国为啥非要盯着韩国半导体的股份? 这还得从美国那个《芯片与科学法案》说起。2022年美国推出这个法案,拿出527亿美元给半导体企业发补贴,明面上说是要把芯片制造拉回美国,可里面藏着不少条件。 接受补贴的企业,不能在中国扩大先进制程芯片的生产,更关键的是,美国还想借着投资或者收购股份的由头,多管管这些企业的事儿。 说白了,就是想靠着钱袋子拿捏韩国半导体企业,确保自己在半导体领域说一不二。 一开始,韩国企业可能还觉得这是个机会,既能拿到美国的补贴,又能去美国建厂拓市场。 比如三星就计划在得克萨斯州砸370亿美元建芯片代工厂,SK海力士也打算在印第安纳州投38.7亿美元搞高端芯片封装工厂。 可谁能想到,美国的胃口越来越大,不光要他们去美国建厂,还想通过股份插手企业的事儿。有消息说,美国政府甚至琢磨着让三星转让1.56%的股份,才给补贴,这一下可把韩国企业和政府都急坏了。 韩国政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半导体产业是韩国的核心竞争力,要是美国真通过股份把控制权拿走了,那韩国经济的脉门就被人攥住了。 韩国总统室发言人姜由桢赶紧出来辟谣,说企业还没拿到补贴,也没收到要转股份的通知。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美国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补贴不过是个由头,真正想要的是控制权。 韩国企业这会儿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们离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真不行。韩国半导体生产设备里,四成五以上都来自美国,三星和SK海力士的工厂里,好多关键设备都得从美国进口。 要是真把美国得罪了,设备供不上,生产线就得停摆。可另一方面,中国市场他们也丢不起。 三星在西安的闪存芯片工厂,是全球最大的单一NAND工厂,占了三星总产量的四成,每年生产的芯片一大半都卖给了中国客户。 要是跟着美国走,把中国得罪了,那市场份额肯定会被中国本土企业抢走。 其实美国这招也不是头一回用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半导体正风光,全球市场份额超过五成,美国就用差不多的法子把日本半导体给压下去了。 当时逼着日本签了《美日半导体协议》,限制出口价格和份额,最后让日本半导体一蹶不振。现在美国又把这一套用到了韩国身上,想把韩国半导体也圈到自己的掌控里。 韩国当然不想重蹈日本的覆辙,这阵子也拿出了不少应对的法子。 政府先设立了50万亿韩元(差不多346.7亿美元)的“尖端战略产业基金”,专门支持半导体、电池、人工智能这些关键产业,就是想少靠点美国的补贴。 然后又延长了半导体投资的减税政策,鼓励本土企业多投钱,提高自给率。韩国还计划到2030年,把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份额占到10%,关键材料供应链的自给率从三成提到五成。 除此之外,对外资投资的审查也严了,就怕美国借着收购股份把本土企业给控制了。 不过这些法子要落地,麻烦也不少。首先技术依赖这块,短时间内真不好解决。韩国半导体生产里,美国的技术和设备占了大头,想找到替代品,既得花时间又得砸大钱。 再者,中韩关系这微妙劲儿,也让韩国犯难。美国逼着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可韩国半导体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高达三成多,真要是丢了中国市场,企业利润肯定得大跌。 还有美国政策这说变就变的性子,也让韩国企业心里打鼓。特朗普上台后就说过要废了《芯片与科学法案》,那些已经在美国投钱建厂的韩国企业,就怕补贴泡汤,不得不重新盘算投资的事儿。 至于这场博弈最后会怎么样,现在还说不准。但美国想顺顺当当达成目的,估计没那么容易。 韩国半导体发展了几十年,早就有了自己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网络,不会轻易被美国拿捏。而且中国市场的需求摆在那儿,这也是韩国企业手里的一张牌。 要是美国逼得太狠,韩国企业说不定会跟中国走得更近,就像三星之前跟中国发改委签合作备忘录,在半导体制造、人工智能这些领域一起发力。
一位长期居住在韩国的朋友回国探亲,和他一起聊天,我问他:为什么韩国人那么反华?他
【2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