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名农妇冲到义乌县委书记面前大骂:“你是要绝我们的生路!”35年后,

无畏战士闯龙潭 2025-08-24 02:23:38

1982年,一名农妇冲到义乌县委书记面前大骂:“你是要绝我们的生路!”35年后,书记被当地人用107辆豪车迎接。 上世纪80年代初,义乌还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县城。种地是大多数人的命根子,可土地瘠薄,收成连肚子都填不饱。像很多农民一样,冯爱芹靠着摆摊卖点小东西补贴家用。她男人早没了,带着几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卖的东西也不稀奇,针头线脑、小梳子啥的,可这点微薄的收入就是她全家的命脉。可那时候的政策严得很,摆摊被当成投机倒把,动不动就被收走货。冯爱芹攒点家底不容易,眼看着被没收,她心里的火憋不住了。 这时候,谢高华刚调来当义乌县委书记。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官儿,挺实在一人,到任没多久就下乡去看情况。他发现,义乌人穷,但不懒,很多人想靠做点小买卖活下去。可政策卡得死死的,市场没个正经地方,农民只能偷偷摸摸干。谢高华心里有数,要是能给这些人一条路,义乌兴许能翻身。可他也清楚,改政策不是小事,得担风险。 那天,冯爱芹闯进谢高华办公室,彻底把这事儿推到了风口浪尖。她不是个爱闹的人,但被逼急了,眼泪都快掉下来。她冲着谢高华嚷,意思是你们当官的不让人活了。搁别人,可能早就把她轰出去,可谢高华没这么干。他听她说完,眉头皱着,半天没吱声。他知道,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儿,是全县老百姓的难处。 回去后,谢高华坐不住了。他开始琢磨,怎么能让这些摆摊的有个合法的地儿。他提出建个市场,让农民能光明正大地做买卖。这想法在当时挺冒险,上面政策不明朗,底下人也有反对的,说这不乱套了吗?可谢高华认定,穷怕了的人得有条活路。他跑资金、找地方,硬是把市场弄了起来。 市场一开,效果来得快。冯爱芹带着她的小摊子去了,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不光她,成百上千的农民都来了,卖啥的都有。市场从几排破棚子,变成了一片热闹的地界。几年下来,义乌的小商品市场越做越大,货从周边县城卖到了外省。谢高华没停下脚步,他又推政策,让市场更规范,吸引更多人来做生意。到90年代,这地方成了全国有名的小商品集散地。 冯爱芹的日子也好起来了,孩子大了,有的跟着她干买卖,有的出去闯荡。她从当初那个走投无路的寡妇,变成了村里有点名气的小老板。而谢高华呢?他后来调走了,但留下的市场成了义乌的命根子。几十年过去,这地方从穷乡僻壤变成了全球小商品之都,街上跑的车都值老鼻子钱了。 2017年,谢高华回义乌看看。他头发白了,走路也不快,可当地人没忘他。有人组织了107辆豪车,排着队接他。那场面不是炫富,是真心实意的感激。那些开车的,有当年摆摊的后代,也有靠市场发家的老板。他们知道,没谢高华当年的坚持,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冯爱芹没在现场,但听说这事儿,她估计也得点头:这老书记,挨骂挨得值。 这故事听着挺传奇,可细想想,没啥玄乎的。就是一个普通农妇的火气,撞上了一个敢干实事的官儿。冯爱芹不是啥英雄,她就是个为活路拼的娘们儿。谢高华也不是完人,他也有顾虑,但关键时候站出来了。义乌能有今天,不是靠谁的光环,是靠这群人一点点干出来的。

0 阅读:31
无畏战士闯龙潭

无畏战士闯龙潭

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