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已经瑟瑟发抖,据报道,立陶宛已宣布将建立一条部分由反坦克障碍物、

哈皮的高高 2025-08-23 18:43:51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已经瑟瑟发抖,据报道,立陶宛已宣布将建立一条部分由反坦克障碍物、排水沟、雷场及其他设施构成的多层次防线,以加强其边境防御。 立陶宛的紧张并非空穴来风,但这风恰恰是它自己招来的。看看地图就知道,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地缘政治版地狱开局":西边紧挨着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东边是铁杆反北约的白俄罗斯,中间还夹着一条命根子般的"苏瓦尔基走廊"。这条仅10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是北约连接波罗的海三国的唯一陆上通道,堪称"北约的咽喉"。但讽刺的是,这个咽喉同时也被俄罗斯捏在手里——加里宁格勒早就部署了可搭载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导弹,俄军波罗的海舰队的基地也设在这里,把整个波罗的海都纳入了打击范围。 更要命的是,立陶宛自己之前还主动捅了马蜂窝。2022年它脑子一热,禁止俄罗斯经其领土向加里宁格勒运输货物,结果被俄罗斯外交部怒斥为"公开的敌对行为",放话要"果断回击"。当时俄罗斯差点就以"保障飞地通行权"为由采取军事行动,吓得欧盟赶紧出面圆场。现在倒好,刚过了两年安稳日子,又跟着北约在反俄前线蹦跶,真以为俄罗斯的警告是耳边风?只能说立陶宛这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记吃不记打"。 真正让维尔纽斯睡不着觉的,是俄白两国正在举行的"西方-2025"联合军演。白俄罗斯说只有1.3万人参演,可北约卫星拍得明明白白——实际集结的兵力超过10万,这谎撒得连自家卫星都看不下去了。更吓人的是,演习科目里居然包括核打击预案和高超音速导弹穿透演练,这哪是演习,分明是在给立陶宛"量身定制"威慑套餐。 俄罗斯这次可是把压箱底的家伙都亮出来了。参演的"卡萨托诺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不仅能发射射程1500公里的"口径"巡航导弹,还配有"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系统,这玩意儿速度超过9马赫,北约现役的任何防空系统在它面前都形同虚设。想想看,这种大杀器要是部署在加里宁格勒,整个欧洲的心脏地带都在打击范围内,立陶宛那点防线顶个屁用? 更让立陶宛绝望的是2024年底签署的《俄白安全保障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俄罗斯的核武器可以部署在白俄罗斯领土上,而且明确规定"在受到严重威胁时可使用"。这意味着立陶宛东边的白俄罗斯随时可能变成"核前沿阵地",而它的首都维尔纽斯距离白俄罗斯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真打起来连疏散民众的时间都不够。之前还嘴硬要当"反俄先锋",现在好了,直接把自己摆在了俄罗斯的核枪口下,这波操作简直秀得飞起。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立陶宛想出的应对之策居然是挖沟埋雷?据报道,所谓的"多层次防线"不过是些反坦克障碍物、排水沟和雷场,这种一战水平的防御工事,在俄军的钢铁洪流面前简直就是笑话。别说对付"锆石"导弹了,恐怕连俄军的工程兵部队都挡不住——要知道俄罗斯军队在"西方-21"演习中就展示过半小时内搭建跨河舟桥的能力,立陶宛挖的那点破沟简直是在给俄军送渡河材料。 更讽刺的是,北约所谓的"保护"根本靠不住。德国虽然高调宣布要在立陶宛部署装甲旅,但这个号称要到2027年才能满编的部队,目前连营房都还没建好。更搞笑的是,这个旅的规模只有4800人,面对10万俄白联军,怕是连塞牙缝都不够。难怪有人吐槽:"德军驻训基地还在打地基,俄军演习都练完穿插战术了。"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支援,与其说是保护,不如说是把立陶宛往火坑里再推一把。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立陶宛不过是北约东扩战略的牺牲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早就说得很清楚,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就是北约一再破坏"不东扩"的承诺。而立陶宛偏要往枪口上撞,不仅积极引进北约驻军,还频频挑衅俄罗斯核心利益,现在引火烧身了才想起害怕,早干嘛去了?当初封锁加里宁格勒的时候不是挺横的吗?现在知道挖沟自保了? 说到底,立陶宛的困境完全是自找的。它天真地以为抱住北约的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忘了自己身处俄白两国的夹缝中,这种地缘格局注定了它不能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得太死。现在好了,俄白联军的演习都练到家门口了,北约的援兵却迟迟不到位,自己花钱建的防线不过是心理安慰,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简直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作死教科书"。 看着瑙塞达瑟瑟发抖的样子,真想问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想靠北约狐假虎威,就得有被俄罗斯反咬一口的觉悟。挖沟埋雷挡不住俄军的导弹,更改变不了立陶宛身处大国夹缝的地缘现实。与其花冤枉钱建这些没用的防线,不如好好想想怎么修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小聪明都是徒劳的。立陶宛的教训再次证明:小国想要在大国博弈中生存,靠的不是选边站,而是保持中立和智慧,可惜这个简单的道理,被猪油蒙了心的立陶宛政客们到现在还没弄懂。

0 阅读:171

猜你喜欢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