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五千学费,结果少招六千五。” 湛江科技学院把学费从一万五提到两万,算盘打得响:多收五千,招满七千五,一下补三亿亏空。 现实是只来了不到一千人,空出六千五百张床位。 学校以为家长的钱包会自动续费,却忘了就业数据就贴在招生简章旁边:去年毕业生签约率不到三成,月薪中位数四千出头。 家长掏出手机一查,两万学费换四年后的四千月薪,这买卖谁干? 这学校的操作,说好听点是算错了账,说难听点就是把家长当冤大头。以为随便涨点学费,钱就能自动进账,完全没掂量掂量自己的“底气”够不够。 先说说这学费涨幅,一下从一万五跳到两万,涨了足足三分之一。要知道,2023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5.8万元左右,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就占了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还多,普通家庭哪扛得住? 再看学校引以为傲的“盈利计划”,想靠涨学费补三亿亏空,这想法简直离谱。招满七千五的目标,连零头都没达到,最后只来不到一千人,这空出来的六千五百张床位,像不像狠狠打在学校脸上的巴掌? 更讽刺的是,学校涨学费的时候,把就业数据忘得一干二净。去年毕业生签约率不到三成,意味着十个学生里七个毕业就失业;月薪中位数四千出头,在现在的物价水平下,除去房租、吃饭,基本存不下钱。 家长又不傻,现在查学校信息多方便?打开手机,就业率、薪资水平一目了然。花八万学费(四年),毕业后拿四千月薪,回本都要十七八年,谁会愿意做这种赔本买卖? 学校想解决亏空没问题,但得找对路子。要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觉得学费花得值;要么优化专业设置,跟企业多合作提高就业率。靠涨学费“割韭菜”,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现在好了,招不到学生,学费没涨上来,亏空没补上,还落了个“不靠谱”的名声。接下来要是不想办法挽回口碑,明年怕是更难招到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太有才了!这学费到手了
【108评论】【14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