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已经在实质性降低对华合作关系了!8月21日,在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本周访问了日本之后,德媒表示,当德国外交部长瓦德富尔在日本横须贺军事基地的军舰前谈论中国的强势地位时,他知道这样的画面会在哪里受到特别的审视。德媒表示,德国外长的表态正在激怒中国,但德国外长并没有改口,德国外长反而称日本是德国在亚洲的首要合作伙伴。 要搞懂德国为啥突然 “转向”,得扒开背后三层绕不开的政治局。 第一是美国在后面催。去年 G7 开会,美国就逼着大家把中国当成 “挑战”,那时候德国还含糊其辞,今年为啥变了?因为美国给了它选择题:要么跟着我,跟日本搞好关系,要么我就在美欧贸易上给你穿小鞋。 你想,德国的大众、宝马,在美国的工厂全靠美国给补贴;巴斯夫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大项目,还等着美国批地呢,它敢不顺着美国来吗。 第二是欧盟内部吵得厉害。现在欧盟里分两拨人:法国的马克龙一直说 “不能跟中国断了联系”,毕竟空客每年从中国赚好几百亿;但中东欧那些国家,还有德国自己政府里的绿党,天天喊 “要防着中国的技术”。 德国夹在中间,就想了个 “折中办法”— 不直接说 “不跟中国合作”,而是靠绑着日本,来 “平衡” 跟中国的关系。比如欧盟最近搞的 “技术审查清单”,德国最积极要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技术划入 “不能给中国” 的范围,就是为了讨好欧盟里的 “硬派”。 第三是德国自己怕了。过去十年,德国一半的汽车都卖给中国,巴斯夫、拜耳这些化工企业,三分之一的货也靠中国市场。但从去年开始,德国政府突然慌了:一方面怕中国在新能源上超过它 —现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都占了 20% 的市场了;另一方面怕以后万一有啥事,供应链断了,自己没的用。 所以它就想跟日本搭伙:日本有好的电池材料,还有汽车电子零件,刚好能补德国的短板。今年上半年,德国大众就推迟了在安徽建新能源工厂的计划,转头跟日本本田在墨西哥合伙建厂,目的很明确:以后卖车给北美和欧洲,就绕开中国市场。 现在这种 “降温”,已经实实在在影响到中德合作了。 2024 年上半年,德国给中国的直接投资跌了 18%,是近十年跌得最狠的一次;西门子本来要跟中国企业合作搞高铁信号,结果德国政府说 “涉及国家安全”,直接叫停了;就连德国那些做机械的小厂子,政府都不让它们把核心技术卖给中国。 更要注意的是,德国和日本绑在一起,还会搅和亚太的局势。比如日本想借德国的影响力,让欧盟承认 “钓鱼岛是它的”,瓦德富尔这次去日本就含糊说了句 “要维护东海秩序”;德国,想借日本的军事基地,把军舰更多派到亚太 今年下半年,德国就有一艘护卫舰要停在日本横须贺,这是二战之后,德国军舰第一次在亚洲长期驻扎。 但德国这步棋,其实风险不小。中国可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3 年中德贸易额有 2400 亿欧元,比德日贸易额多一倍还多。现在德国车企一边喊着 “要找别的市场”,一边又不敢真丢了中国 —— 比如宝马今年还是在沈阳投了 50 亿建电池厂,因为它知道,丢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自己就亏大了。 而且日本也不是省油的灯,日本企业跟德国企业在半导体、汽车领域本来就是竞争对手,比如丰田和大众在欧洲市场抢得头破血流,真到了利益冲突的时候,日本未必会跟德国一条心。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这些变化慢慢也会影响到生活:以后买德国车,可能因为 “供应链转移” 变贵;想买德国的高端家电,说不定因为 “技术限制”,买不到最新款。 说到底,德国外长在日本军舰上说的那些话,不是一时冲动,是绞尽脑汁的战略调整。但这调整最后是好是坏,现在还说不准 。
还没见过这种低水平的政客!在我们回击德国外长的荒唐言论之后,这位德国外长是不依不
【285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