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今天发文说:“若不主动进攻入侵者的本土,要打赢一场战争,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

流水梦寒月影 2025-08-22 14:21:49

特朗普今天发文说:“若不主动进攻入侵者的本土,要打赢一场战争,即便不是完全不可能,也会异常艰难。这就好比体育赛事里,一支防守超强的顶级队伍,却被禁止展开攻势,压根没胜算!俄乌局势就是这般情况。狡诈又极端无能的乔·拜登,不许乌克兰主动反击,只让他们被动防守。结果如何?不管怎样,要是我仍在总统之位,这场战争根本不会爆发——绝对没可能。精彩篇章就要开启!!!” 特朗普关于俄乌冲突的这番言论,本质上是在用一种简单化的战争逻辑来包装政治立场。从军事策略角度看,单纯防守确实容易陷入被动。就像足球比赛里只守不攻的球队很难赢球一样,战场上长期处于守势的一方往往会被对手消耗资源、压缩空间。 乌克兰在冲突中多次依靠坚固防线抵御俄军攻势,但缺乏战略级别的反击手段,导致战线长期胶着,这一点特朗普的观察有一定道理。然而战争不是体育赛事,没有固定的规则和时间限制。 乌克兰面临的是一个领土面积数十倍于己、军事资源更雄厚的对手,贸然发动大规模进攻可能正中俄方下怀——俄罗斯正巴不得把战场扩大到乌克兰本土以外,为进一步军事行动制造借口。 更关键的是,现代战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地面攻防。乌克兰通过无人机对俄罗斯境内目标发动袭击,利用网络战干扰俄军指挥系统,这些非对称作战手段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被动防守”。 据前线战报显示,乌克兰的“无人机墙”战术已经造成俄军80%的战场伤亡,这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反击方式,远比特朗普设想的正面强攻更符合乌克兰的实际需求。而俄罗斯采用的“狼猎”战术,通过多小组协同压缩乌军活动空间,也证明了单纯依靠进攻并不总能奏效。 特朗普声称“如果我在任战争不会爆发”,这种说法忽视了俄乌冲突的深层次根源。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北约东扩、历史领土争端、民族矛盾等多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绝非某个领导人的个人意志所能左右。 即便在特朗普任内,美俄之间的战略博弈也从未停止——2025年8月他与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晤中,双方就领土交换、安全保障等敏感问题展开激烈交锋,但最终未能达成实质性协议。这说明,冲突的解决需要的是系统性的外交斡旋,而非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断言。 在国际法层面,特朗普的言论也存在明显漏洞。根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国家行使自卫权必须满足“必要性”和“比例性”原则。乌克兰作为被侵略方,当然有权采取包括反击在内的自卫措施,但这种反击必须严格限制在击退侵略的范围内。 如果按照特朗普的建议主动进攻俄罗斯本土,不仅会违反国际法,还可能引发战争性质的质变,导致冲突全面升级。事实上,俄罗斯已经将任何对其本土的打击视为“红线”,特朗普的提议无异于在火药桶上玩火。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的这番言论与其政治算盘密切相关。他在2025年8月的一系列表态中,一方面试图通过批评拜登政府来塑造“强势领导人”形象,另一方面又在为可能的政治复出铺路。 这种将地缘政治议题工具化的做法,忽视了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当他在社交媒体上宣称“精彩篇章就要开启”时,乌克兰东部的前线士兵正在用血肉之躯抵挡俄军的钢铁洪流,顿巴斯地区的平民还在防空洞里躲避空袭。 其实乌克兰的防御策略并非单纯被动挨打,而是结合了技术创新、国际协作和舆论战的综合体系。西方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爱国者”防空系统,以及乌克兰自主研发的自杀式无人机,共同构成了多层次的防御反击体系。 而俄罗斯则通过能源武器、网络攻击和代理人战争等手段,试图在非军事领域突破僵局。这种混合战争模式,已经让传统的战争理论显得捉襟见肘。 特朗普的言论还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战争的胜负往往不取决于战术选择,而在于战略目标的合理性。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从最初的“去军事化”演变为现在的领土诉求,这种目标的模糊性导致其陷入战争泥潭。 而乌克兰的防御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这种道义制高点带来的资源补给,是单纯依靠军事进攻无法获得的。就像二战时期的英国,通过“闪电战”后的顽强防御赢得了战略主动权,乌克兰目前的处境虽然艰难,但并未失去翻盘的可能。 从历史经验看,主动进攻并不总是解决冲突的最佳方案。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证明,即使拥有绝对军事优势,贸然发动进攻也可能陷入长期消耗。 而越南战争中北越军队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通过持久防御拖垮对手,更是颠覆了传统军事理论。这些案例都说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对全局的把控,而非单一的战术选择。 特朗普的言论还存在一个根本性错误:将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俄乌冲突的解决需要的是政治智慧和外交技巧,而非个人英雄主义的豪言壮语。

0 阅读:0
流水梦寒月影

流水梦寒月影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