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胆敢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那么大洋彼岸的美国,将绝无悬念地“挺身而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面对全球掷地有声地宣告了他的“坚信”。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最近有点忙。2025年7月刚结束对美国的“朝拜之旅”,8月初又带着豪华代表团访问印度,在新德里签下13份合作协议,还拉着印度军舰到南海搞联合演习。 这位出身政治世家的领导人,似乎铁了心要在大国博弈中赌上一把——他赌的是美国的军事承诺,赌的是菲律宾能在中美对抗中捞到足够的好处,却唯独忘了赌桌上最危险的三个字:“输不起”。 在印度访问期间,小马科斯对着媒体镜头放出狠话:“如果台海有事,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此言一出,不仅让一旁的印度总理莫迪脸色铁青,更让北京方面再次领教了这位菲律宾总统的“变脸功夫”。 要知道,2023年小马科斯访华时还信誓旦旦承诺“不选边站队”,如今却公然将菲律宾绑上美国的战车,甚至不惜用台海问题来碰瓷中国。 这种转变背后,是菲律宾国家安全战略的彻底转型。根据美国智库的分析,菲律宾已将国防重心从传统的陆地防御转向海空作战,试图构建“美菲同盟为轴、多元化军事合作为辅”的新体系。 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正在几何级扩张。2024年新增的4个美军基地中,有3个位于菲律宾北部的三巴海峡沿岸,这里距离台湾岛仅400公里,战时可迅速支援台海。 美军还在吕宋岛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种能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装置,将美国的战略威慑推进到了第一岛链以内。对此,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直言不讳:“我们需要美国的保护,这是菲律宾的生存之道。” 小马科斯或许没有算过这笔账:当他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时,菲律宾农民正在承受切肤之痛。2025年4月,美国以“贸易逆差”为由对菲律宾加征17%的关税,7月又提高到20%。 为了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菲律宾不得不接受这一不平等条款,甚至主动提出“零关税”来讨好华盛顿。这种妥协的代价是惨重的:菲律宾香蕉、榴莲等农产品出口美国的价格被压低了30%,仅2025年上半年,菲律宾农民就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 更讽刺的是,美国对菲律宾的所谓“经济援助”不过是画饼充饥。2024年美国向菲律宾提供了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但要求菲律宾必须将这些资金全部用于购买美国武器。 而同期美国从菲律宾进口的电子产品、农产品等商品,贸易逆差却不到50亿美元。说白了,美国是在用菲律宾自己的钱武装菲律宾,然后让菲律宾替美国当“炮灰”。 这种畸形的经济关系,让菲律宾陷入了“越合作越穷”的怪圈。2025年7月,菲律宾贸易部长罗克在接受采访时无奈表示:“我们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条件,因为我们需要他们的军事保护。” 但这种“保护”的代价,是菲律宾经济主权的逐步丧失——美国不仅控制了菲律宾的国防工业,还通过关税政策干预菲律宾的农业生产,甚至连菲律宾的电力、通信等关键基础设施,都出现了美国资本渗透的迹象。 2024年6月17日的仁爱礁事件,让中菲关系跌至冰点。当天,菲律宾一艘运补船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邻近海域,在中方多次警告后仍故意撞击中国海警船。 事后菲律宾媒体断章取义发布视频,将自己塑造成“受害者”,甚至邀请第三国记者随军拍摄,试图煽动国际舆论。对此,中国海警局发言人甘羽直言:“菲方的挑衅行为完全是蓄意制造事端,责任完全在菲方。” 但小马科斯似乎没有吸取教训。2025年4月,美菲举行了规模空前的“肩并肩”联合军演,1.6万名士兵在南海海域模拟“收复被侵占岛屿”,甚至击沉了一艘中国制造的退役军舰。 更危险的是美国首次在菲律宾部署了“堤丰”导弹系统,这种能携带核弹头的中程导弹,让南海瞬间成为大国博弈的“火药桶”。 在台海问题上,小马科斯更是越界玩火。2025年8月访问印度期间,他声称“菲律宾可能被卷入台海冲突”,理由是“从菲律宾飞到高雄只需40分钟”。 这种荒谬的逻辑不仅遭到中国外交部的严厉驳斥,连印度都坐不住了——印度外交部紧急澄清“在台海问题上立场不变”,私下里更有官员抱怨小马科斯“不按套路出牌”。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菲律宾此举是在替美国试探中国底线,试图将南海和台海问题捆绑,从而为美国介入台海寻找借口。 小马科斯或许没有意识到,他的每一步棋都在增加菲律宾的风险。美国在菲律宾部署的“堤丰”导弹,看似增强了防御能力,实则将菲律宾变成了中国导弹的“优先打击目标”。 军事专家分析,一旦中美爆发冲突,菲律宾的美军基地将在第一时间被摧毁,而菲律宾自己的F-16战机可能还没起飞就已被瘫痪。 历史终将证明,在中美夹缝中搞“火中取栗”的游戏,最终受伤的只能是菲律宾自己。
中国升级对菲律宾打击手段,策略发生前所未有转变。中国这次是真的怒了!菲律宾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