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中国,还不能卖别人?全世界就中国吃菜籽油?”就在中国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的反倾销保证金后,不少键盘经济学家立马跳出来指点江山。 这些人以为好像出口换个地儿就能轻松解决问题,其实,早在2019年,加拿大也想把油菜籽从中国市场调头卖到日本,可结果连底裤都赔进去。 日本一听加拿大急着卖,价格压到三分之二,还不承担运输损耗,最后那批油菜籽堆在港口长霉了,能用的都当饲料抛货处理。 加拿大油菜籽有多依赖中国?光2023年一年,出口中国就有505万吨,七成多的出口都得靠中国消化,其它能接住盘子的国家并不多。 印度一年进口还不到100万吨,而且自家生产的足够,没那么大胃口。欧盟虽说也要菜籽油,每年从加拿大进的货连中国个零头都比不上,就算这些国家买力翻番,也未必能把中国刚放下的盘端稳。 除了市场容量,供应链问题让加拿大更头大。过去20年,油菜籽一条龙服务直供中国,从农田、铁路到港口,哪步都配套得上,现在如果想转投印度,就不是简单的“发一票货”能解决。 要修码头,铺铁路,还得重新签合同,这种基础设施不是两三年见效的事,成本不光钱多,赔偿合同还得肉疼。 再看其他国家对油菜籽的门槛,哪个不是“关”、“卡”一大堆,印度一管进口,一边又对加拿大猪肉动辄反倾销,其实就是想占便宜不吃亏。 欧盟限制转基因检测,卡的还比中国紧,而加拿大80%的油菜籽都是转基因品种,想真进欧盟,检查那一项就得多花心思了。 价格战根本打不过来,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提高关税的动作一出,油菜籽价格马上下跌,直接让农民亏了大钱。 加拿大也是被自家政策绑住了手脚,这些年他们的油菜籽几乎都在为中国市场调整,主打低芥酸、低硫苷的品种,和中国加工环环相扣,可欧盟榨油厂根本不适配,哪怕愿意收,加拿大还得多掏钱去适应欧洲的加工套路。 全球贸易圈,说白了,谁的市场强,谁的底气就足,中国的采购能左右价格和出口节奏,又是加拿大油菜籽最主要的买家。 一旦中国说不合适,别的市场补不上,加拿大这头压力山大,终究尝的是扎推一棵树的后果。 过去澳大利亚铁矿石的现身说法早已摆在眼前,别说油菜籽,全球很多农产品其实都一样。 市场不是光靠话说得响,更得商品“肚量”接得住,贸易壁垒、供应链和产业升级没人能轻易跨过。
蒯曼现在怕是真挺无奈的。被佳佳姐投诉遮挡发球这事儿,闹得人都知道了。她接受采访时
【8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