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铁了心想要中国高铁技术,正忙着做宣传,明确提出要和中国“车同轨”,但是技术要给越南。 越南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用市场换技术,用贷款绑利益,用合资留产业链,最好还能把技术“偷”回国内自己造,但中国早不是当年“用市场换技术”的“小白”了。 印尼雅万高铁就是前车之鉴:中国转让的是“后勤技术”,但核心的通信信号、列车控制、动力系统,死死攥在手里。 越南想要的“技术自由”?可以谈,但得看代价,比如越南得像印尼那样,把40%的股权让给中国,或者开放更多市场准入。 更扎心的是,越南连“抄作业”的本事都没有,中国工程师在越南试验段发现:越南工人操作盾构机,一小时只能挖1.2米,刀具损耗率高达40%。 为啥?因为越南现有铁路准轨率不到30%,工人连普通铁路都修不利索,更别说高铁这种“高科技活儿”了,技术转让不是给U盘拷文件,没有人才、产业链、市场环境支撑,越南连“拆解技术”都做不到。 其实越南的高铁执念,能追溯到2001年,那时候中国第一条高铁还没影儿,越南就拍着胸脯说要建南北高铁,结果一算账,560亿美元! 相当于越南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干一年半的GDP,国会直接否了,这钱够全国人民吃十年海鲜大餐了,建个破铁路? 到了2025年,这项目又“复活”了,预算涨到670亿美元,条件更狠:合作方必须出80%的钱,核心高铁技术必须无偿转让,还得给越南超长期零利率贷款,这哪是招标?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的教科书级操作。 日本曾是越南的“心头好”,毕竟日本新干线名气大,但日本方案一报价,每公里7700万美元,还附带“技术必须锁死,越南人不能碰”的条款,结果试验段盾构机刚挖了50米就卡壳,越南工程师急得直挠头:“这哪是修高铁?这是挖地道战呢!” 反观中国,直接甩出“技术转让+人才培育”大礼包:越南工程师可以来中国柳州铁道学院学盾构机怎么开,去中老铁路现场看怎么挖溶洞,连盾构机刀具磨损率都手把手教。 越南这波操作,像极了“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但现实是:没中国帮忙,越南连高铁隧道门都挖不开。 越南的高铁“大戏”,本质是地缘政治的“平衡术”,一方面,它想借中国技术完成基建升级,避免被老挝、泰国抢走东南亚物流枢纽的“饭碗”,另一方面,又怕过度依赖中国,被“基建绑架”,于是拉上韩国、德国当“备胎”。 但现实很打脸:韩国高铁技术是“欧洲二道贩子”,本土线路总共没几条,在越南湿热多雨、地质复杂的环境下,盾构机挖着挖着就“罢工”,德国西门子倒是感兴趣,但报价和技术条件让越南直呼“要命”。 中国则用“技术输出”当杠杆,撬动东南亚基建格局,中越跨境标准轨铁路2025年底开工,南宁到河内准轨铁路2026年贯通,到时候中南半岛的货物运输时间能缩短40%。 越南若继续摇摆,南北高铁可能烂尾,连跨境铁路的“车同轨”红利都捞不到,毕竟谁愿意和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伙伴合作? 越南的高铁“大跃进”,活脱脱一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闹剧,技术可以引进,但人才、产业链、市场环境这些“软实力”,不是靠砸钱就能买来的。 中国高铁的霸主地位,是几十年摔打、无数次试错换来的,越南想靠“偷师”弯道超车?做梦呢! 更现实的是,越南的财政根本撑不起这场“豪赌”,670亿美元相当于越南15%的GDP,这笔钱从哪来?日本不肯借,韩国技术不行,最后还得找中国。 但中国又不是慈善家,技术转让可以谈,但得拿出诚意,比如股权、市场准入、长期合作协议,越南若继续“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最终只会错失发展窗口,在区域互联互通中彻底掉队。 说白了,发展不是“白嫖”的游戏,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越南若真想搭上中国高铁的“快车”,就该放下“技术自由”的执念,老老实实和中国谈合作、学经验、育人才。 毕竟在基建领域,中国才是那个“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的玩家,越南要是不信,那就接着演,看最后尴尬的是谁。
越南50年后的样子!!!!!
【10评论】【7点赞】
调情面对面
想要什么技术都可以给,前提是把越南纳入中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