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全面拥抱中国
当前时间8月20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对阿富汗正式进行访问,在抵达之后,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和总理以及外交部长、内政部长进行了沟通交流,为接下来双方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过去几年,阿富汗的局势变化让整个地区都很关注。2021年8月,塔利班重新掌控政权后,阿富汗进入了新阶段。 很多西方国家对阿富汗采取了观望甚至制裁的态度,但我国一直保持沟通和接触。我们没有像部分西方国家那样“断联”,反而不断通过各种国际会议和平台,呼吁大家理性看阿富汗的变化。 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合组织等场合,我国都主张对阿富汗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支持他们稳定局势、恢复经济。 与此同时,阿富汗临时政府也多次公开表示,非常重视与我国的关系,希望能借助我国的经验和资源带动本国的重建和发展。 实际上,这种友好氛围不仅在官方声明里有体现,现实中我国对阿富汗的粮食、药品等人道援助也一直没停过,阿富汗对此感激在心。 不过要说现在中阿之间的合作规模,其实还在起步阶段。 根据公开数据,2023年中阿贸易额在1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字在阿富汗来说已经不小,但放在我国整体对外贸易里就不算什么。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阿富汗本身基础太薄弱。多年战乱让阿富汗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交通、电力、通信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落后。 很多我国企业虽然有意投资,但也会担心安全、政策、金融等问题。比如有些中企就反映,阿富汗目前治安环境还有待改善,法律政策也不够透明,这些都让投资变得有风险。 阿富汗本国市场规模也有限,老百姓消费能力比较弱,这也影响了生意的发展。 可即便如此,阿富汗政府还是很希望我国企业能进来帮忙,认为只有合作才能让他们的资源优势变成现实收入。 其实,阿富汗资源丰富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铜、锂、铁、稀有金属等都有不小的储量,这些东西对我国来说很有吸引力。 2023年,阿富汗矿业部门公开表示,已经跟中方有了不少初步接触。 比如早些年中冶集团就曾参与艾娜克铜矿项目,虽然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进展缓慢,但双方的合作意愿一直没断。 现在随着阿富汗局势慢慢稳定,矿产、能源、基建等领域的合作很有希望重新启动。 虽然中阿合作看着很美好,但现实难题也不少。阿富汗自身安全形势还不算太稳定,社会管理体系不完善,经济底子薄,这些都直接影响合作效果。 大家都明白,合作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中阿关系能一直稳定发展,离不开双方的信任和诚意。
参考:阿富汗总理阿洪德会见王毅——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