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快评:#图书馆整治占而不坐也是在维护公德#】据媒体报道,最近深圳图书馆开始

南方都市报 2025-08-21 10:57:39

【南都快评:#图书馆整治占而不坐也是在维护公德#】据媒体报道,最近深圳图书馆开始整治占座位却又长时间不坐的现象。每天开馆后工作人员在馆内巡查,发现长时间无人的座位,就会贴上一张温馨提示单:“您已于××时××分离座,请于30分钟内返回,否则座位将释放给其他读者。”用餐时段可以延长至60分钟,若超出相应时长,经工作人员确认座位无人使用将重新开放。

网友们对深圳图书馆的做法一致表示认可,认为可以在全国推广,足见广大网友对各地公共图书馆内占而不坐的现象“痛恨”已久。这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本质就是缺乏公德的行为,只图自己方便。公共座位占而不用是公共资源的浪费,深圳图书馆的做法,无疑是为维护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做了贡献。

中国在迈入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伦理方面的冲突较为剧烈。而广受诟病的所谓“劣根性”之一就是缺乏公共道德。梁启超先生早在1902年的《论公德》一文中就指出过:“我国民所最缺者,公德其一端也。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人也者,善群之动物也(此西儒亚里士多德之言)。人而不群,禽兽奚择。”公德实际就是怎么样处理好“群己”关系,或者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公共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有公德的人,必须遵循公共性伦理原则,如自己的行为不影响他人、以个人的道德言行为社会伦理树立道德标杆。

应该肯定的是,中国进入近代以来社会伦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德伦理已经在人们心里扎根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不讲公共卫生、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习惯已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仍有一些社会领域存在着不文明的现象,如插队、踩踏花草、随地扔烟头垃圾、公交地铁上不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遛狗不牵绳、高空抛物,包括图书馆占座而不坐。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一直没有很好的整治办法,导致这些现象难以根本改变。

有人说图书馆没有强制权,这个说法并不成立。图书馆整治公共秩序有着充分的道德理由,它通过制度规范约束少数人的不文明行为。也许对某些爱占小便宜的人来说,的确妨碍了他们占座的“自由”,但对社会来说是有好处的,这可使整个社会变得更平等、更和谐。不讲文明不守规则的人,必将为自己的私利心付出代价。

就图书馆来说,不少人理解其功能只是一个藏书看书的场所。不过,从社会伦理体系来说,类似图书馆、公交、公园等公共服务部门有义务维持公共秩序。深圳图书馆只是在履行它的职责而已。从权力的性质来说,图书馆整治占而不坐,运用的不是行政部门那种执法权,而是公共空间里的管理权,具有制度规约效力。网友希望深圳图书馆的做法可以推广,实际上就是呼吁各地图书馆担负起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责,使公共资源可以得到更大效率的利用,而不仅限于书目管理。

0 阅读:8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