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最牛学霸李盈,两次拒绝北大邀约和十万奖金,一心想要报考国防科大,但却以一分之差,错失,她选择复读再战,如今她圆梦了吗? 2021年的初秋,国防科技大学的军训场上,李盈的军靴在水泥地上踏出整齐的声响。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肩章上的星徽闪着光。 这是她在云南小镇的泥石流废墟旁,远远望着解放军迷彩服时,无数次梦见的颜色。 2019年夏天,688分的成绩单在手里发烫。李盈盯着志愿填报系统里“国防科技大学”的字样,指尖悬在确认键上迟迟没落下。班主任刚又来电话:“清华的提前批也能试,别一棵树上吊死。” 她没说话,只是想起十二岁那年地震,房梁砸下来的瞬间,是穿军装的手把她拽到安全地带。那双手上全是血泡,却牢牢托着她的后背,像托着整个世界。 第一次落榜的通知来得猝不及防。差一分。 李盈把自己关在房间,翻出从初中起攒的剪报,每张都有军人救灾的照片,边缘被摩挲得发毛。 母亲在门外哭:“咱去浙大也行啊,你爸战友的孩子在那儿,出路好得很。” 她突然拉开门,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妈,你还记得地震时救我的那个兵吗?他说‘总要有人守着’。” 复读班的灯亮到凌晨两点。李盈的课本封面上,用红笔写着“国防科大”四个字,笔画深得快要划破纸。课间十分钟,别人趴着睡觉,她跑到操场练3000米,跑鞋磨出的洞用胶布贴着。 体育老师撞见她扶着栏杆干呕,叹着气递水:“女孩子不用这么拼。” 她摇摇头,想起国防科大的招生简章上写着“体能测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那是比分数更不能失守的线。 2020年的北大招生电话打来时,李盈正在玉米地帮家里干活。“10万奖学金已经为你预留了,” 电话那头的声音温和,“元培学院的师资是最好的。” 她直起腰,汗水顺着下巴滴进泥土:“谢谢您,但我想去的是军校。” 挂了电话,她摸出兜里的准考证,去年的号码还能背出来,最后两位数字像根刺,就是这“1”分,让她多熬了三百多个日夜。 第二次查分那天,李盈的手指在键盘上抖得厉害。693分。足够了。她没哭,只是走到院子里,对着云南的山喊了一声。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烟,烟卷烧到了手指才惊觉,突然抹了把脸:“爸以前不懂,总觉得你傻……现在懂了。” 政审那天,武装部的人看着她档案里“自愿放弃北京大学录取资格”的说明,忍不住问:“不后悔?” 她指着窗外训练的民兵:“您看他们后悔吗?” 穿上军装的那天,李盈给初中班主任寄了张照片。背面写着:“老师,我终于活成了当年想成为的光。” 照片里,她站在国防科大的校门口,背后是“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的校训。 风掀起她的衣角,像极了十二岁那年,解放军叔叔救她时,被风吹动的迷彩服下摆,那是她童年里最安稳的风景,如今,她成了这风景的一部分。 现在的李盈,每天除了专业课,还要完成五公里越野和战术训练。手上磨出的茧子,和当年在玉米地干活时的位置重叠。 有次视频通话,母亲心疼她晒黑了,她笑着展示军装上的肩章:“这颜色比防晒霜珍贵。” 信息来源:九派新闻——在投身军旅的赛道上“去完成青春的蜕变”|九派时评
高中同学都以为我考了北大
【5评论】【3点赞】
火鸟
坚定的女孩👍👍
用户10xxx50
为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