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12旅团长南浦写信给新四军团长严昌荣,祈求归还被缴获的平射炮。严昌荣把信给粟裕看,他笑道:“你们7团可把南浦打痛了,我看师部要搬家了!”严昌荣心生一计:“可以利用日军要炮的心理,拉着它,让他晕头转向。” 一门平射炮,竟让堂堂日军旅团长放下身段写信求还?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较量?当严昌荣将这封”求炮信”递给粟裕时,一场精妙的心理战即将上演。 抗战期间发生过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事,但日军将领主动写信给新四军求还武器,这事儿还真不多见。这得从新四军第7团的一次成功伏击说起。 严昌荣,这位1913年出生于湖北松滋的新四军团长,1941年2月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七团团长。第7团可不是一般的部队,这支队伍历史悠久,战力超群,以”猛打、猛冲、猛追”和”走得、打得、饿得”著称,在苏中地区威名远扬。 三阳伏击战是第7团的一次漂亮胜仗。严昌荣精心布置,选择有利地形设伏,不仅重创了日军,还缴获了一门珍贵的平射炮。这门火炮对装备简陋的新四军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收获。按照日军的规矩,战场丢失重武器是要受严厉处罚的,负责的指挥官轻则撤职,重则送军事法庭。 日军第12旅团长南浦得知消息后坐不住了。这位平时趾高气扬的侵略者,面对可能的严厉处罚,竟然放下架子,亲自给严昌荣写了一封信,措辞恳切地请求归还那门平射炮。这在整个抗战史上都算得上奇闻。 当通信员把这封信送到严昌荣手里时,他看了几遍,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这封信的分量他心里很清楚,立马转交给了上级首长粟裕。 粟裕接过信看完,哈哈大笑:“你们7团可把南浦打痛了,我看师部要搬家了!”粟裕的话里透着对第7团战斗力的赞赏,也看出了日军的窘迫处境。严昌荣听了粟裕的话,眼珠一转:“首长,我看可以利用日军要炮的心理,拉着它,让他晕头转向。” 这话说到粟裕心坎里了。那门平射炮自然是不可能还回去的,它已经成了第7团的宝贝疙瘩。南浦恼火得不行,正如粟裕预料的,日军开始调集重兵,向南通东北的二窎等地发起进攻。这正中严昌荣的下怀,他早就做好了迎战准备。 很快,准确情报传来,第7团的老对手保田大队连夜进占白龙庙,正朝北新桥方向前进。这个保田大队跟第7团交过多次手,彼此都摸透了对方的套路。严昌荣决定来个诱敌深入,派第4连把保田大队引到二窎附近,集中主力歼灭他们。 没想到保田大队这次学精了,突然改变方向,走起了”之”字路线,一会儿出现在这里,一会儿又跑到那里,搞得严昌荣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严昌荣的老搭档彭德清分析说:“保田这是在调虎离山,想把我们的主力调走,然后突然回头攻打二窎。” 严昌荣深以为然:“保田这是在给我们'刷坛子',他要是敢回头,必经夏家渡,我们就在那里等着他!”说着,他立即调兵遣将,在夏家渡布下了天罗地网。 果然,保田大队遭到第2营攻击后,转向夏家渡方向撤退。夜幕降临,战斗正式打响。严昌荣指挥第7团从四面发起猛攻,经过激烈战斗,包括保田中佐在内的日军一百一十余人被全部歼灭,只俘获了三名受伤的日军。 这一仗不仅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充分展现了严昌荣高超的指挥艺术。那门从日军手中缴获的平射炮,在此后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了第7团威震敌胆的利器。 1943年9月7日,严昌荣率领第7团攻打兴化县唐子镇日军据点时,为牵制敌人火力,亲自操作掷弹筒向敌人发起攻击,因掷弹筒意外爆炸而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为纪念这位英雄,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将唐子镇改名为昌荣镇,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从一封求炮信到一场心理战,再到夏家渡的大胜,严昌荣用智慧和勇气诠释了什么叫以弱胜强。这样的抗战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抗战中,日军12旅团长南浦写信给新四军团长严昌荣,祈求归还被缴获的平射炮。严昌荣
熹然说历史
2025-08-20 00:17:25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