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俄通婚剧增,若不了解俄罗斯女性生理缺陷,婚后可能会很痛苦。 信源:全国党媒信息公众平台8月11日讯——“林都”伊春如何因中俄跨国婚礼成“网红” | 边城见闻 就因为经常有中俄情侣在这结婚,伊春都快成了“网红城市”了!看到这个新闻,相信不少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想去伊春邂逅一下自己命中注定的俄罗斯妹妹了,但中俄通婚热潮,可并非全是浪漫故事。 2020到2024年,中俄贸易额增长67%。约5万俄罗斯人在华常驻。四年里,嫁到中国的俄罗斯媳妇增加1万人。她们外貌漂亮,彩礼只要2-3千人民币,远低于中国。这些数字诱人,可人们是否仔细读过这份婚姻契约里那些不起眼的附加条款? 先不说人家俄罗斯姑娘会不会看上语言不通的普通男人,光是生理门槛可能带来的代价,就远比省下的彩礼多。白种人有15%是Rh阴性血,也就是咱们说的“熊猫血”,而中国人只有0.4%。 如果Rh阴性血型的母亲怀上Rh阳性血型胎儿,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症,轻则黄疸、贫血,严重甚至导致死胎或脑损伤。孕期注射免疫球蛋白能干预,可费用高昂,过程也麻烦。 中国Rh阴性血库存量少,应急供应紧张,这也是一个现实挑战。很多人结婚不久后都会要孩子,而养孩子本就费心费力,若是怀孕的环节出了差错甚至威胁到老婆孩子的安全,可就更难受了。 除此之外,俄罗斯人的生活习惯也需留意。他们普遍高糖、高油、高肉饮食,可不会像咱们的审美一样推崇“白幼瘦”,所以发胖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这些健康隐患,加上俄罗斯艾滋病疫情的社会背景,都提醒人们婚前需要做足“健康尽职调查”。它不是小事,直接关系到未来家庭的健康和福祉。 婚姻稳定不只看感情,更要看对家庭角色和个人界限的共识。中俄文化在这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俄罗斯女性独立性强,重视工作和社交。她们将家庭主妇看作一份全职工作,期待配偶对等付出。 这可能与部分中国男性对传统妻子角色期待产生冲突。俄罗斯社会离婚率极高,有数据称超过70%甚至80%。其离婚率达到4.5‰以上,远高于中国。 这反映出俄罗斯文化对婚姻契约的理解,可能更灵活,更注重功能性。中国社会则强调婚姻稳定,甚至推行离婚冷静期。这些看似微小的适应问题,会成为慢性压力,不断侵蚀婚姻基础。 而且在中国的俄罗斯籍配偶,通常难以拿到中国绿卡。这意味着她们在中国不仅语言不通,还不能正常工作,也没有社保。一有个头疼脑热的,男方恐怕就必须承担她们全部的医疗费用。 俄方亲属来华探亲,每年费用可能上万元,这笔开销增加了男方的经济负担。更深层的风险是地缘政治。万一男女双方一时昏头结了婚,想要离婚却发现还有冷静期、子女抚养权、双方国家的政策冲突……到时候成了怨侣岂不是得不偿失。 跨国婚姻不是解决个人困境的捷径。它需要更全面和深入的思考。个人能力和内在提升,远比国籍和婚姻对象本身重要得多。
就在刚刚俄罗斯突然宣布了8月18日,俄罗斯突然喊话西方:同意给乌克兰安全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