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中国刚从巴西买了 620 万吨大豆,美国大豆协会就紧急发声: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毕竟中国从巴西购买大豆花了30亿美元!要是不打贸易战,这30亿美元本来可以装进美国农民的口袋。 信源:观察者网——扛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没有一个市场能与中国对大豆的需求相提并论 2025年,一笔价值30亿美元的大豆订单,没有像往常一样流向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而是径直转向了南美的巴西。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商业采购,它像一个明确的信号,宣告着全球大豆贸易的旧有格局正在被彻底改写。 中国买家猛然发现,巴西大豆不仅每吨的到岸价比美国便宜120元,其蛋白质含量还高出1.2个百分点。对于讲求成本与效益的压榨企业而言,选择谁几乎没有悬念。当然这种优势也并非凭空而来,巴西对巴拉那瓜港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使其出口效率提升了三成,也是阿根廷调整出口税吸引投资建厂的直接成果。 但其实中国也在想办法,先是通过推广“无豆养猪”等饲料技术,每年成功节省了近2900万吨的大豆需求,从根本上降低了对单一进口来源的依赖。与此同时国内的育种技术也在突围,“龙垦3092”这样的高产国产品种,让东北的大豆种植面积三年内翻了一倍,达到了1.57亿亩。这种“南美替代”与“国产突围”的组合策略,构建起一道坚固的供应链防线。 这场供需关系的重塑中,最直接的受益者无疑是巴西和阿根廷,两国合计一度占据了中国市场超过八成的份额。巴西的大豆出口量预计将突破1.2亿吨,成为全球贸易中举足轻重的新力量。然而,订单的过度集中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巴西大豆的升水价格飙升至近年来的最高点,甚至开始挤压本国压榨企业的利润空间,显示出新格局下的不稳定因素。 而这贸易的真空,也迅速吸引了新的参与者。俄罗斯和非洲的农产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的港口,欧盟等经济体也借此机会加速自身的农业供应链调整,减少对外部的依赖。 此时再看美国呢?不仅豆农们正陷入一场深重的危机,而且化肥、种子和土地租金的成本一路飙升,同时持续的降雨和病虫害又让田间管理雪上加霜,这些都让每英亩土地的种植亏损高达85美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应声下跌,真实反映了市场对美国大豆竞争力下降的判断。 当市场的数字不再有利时,华盛顿便试图用高额关税强行留住订单,同时承诺未来十年提供60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来安抚国内的农场主。但在爱荷华州的农民看来,这无异于让他们成为“被牺牲的羔羊”。他们开着拖拉机上街抗议,直言“关税等于自杀”。远在社交媒体上,特朗普要求中国增购四倍的喊话,更像是一种无力的政治表态,并未改变任何实际的商业流向。 最终,密西西比河畔仓库里那700万吨积压待售、面临变质风险的大豆,成了旧时代落幕最直观的注脚。美国农业部长也不得不承认,失去的市场份额是不可逆的。这说明了对于所有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人来说,真正的安全感,并非来自封闭的壁垒,而是源于开放、多元和务实的合作。
4月,中国从巴西买了240万吨大豆,美大豆协会主席慌了!巴西大豆449美元一吨,
【1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