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20岁外交天才顾维钧,被迫娶了18岁张润娥。婚后,他宁愿睡沙发也不碰

雾烬 2025-08-19 08:50:00

1908年,20岁外交天才顾维钧,被迫娶了18岁张润娥。婚后,他宁愿睡沙发也不碰她。作为顾维钧的发妻,张润娥却选择落发为尼,青油孤灯相伴50年。这位舌战巴黎的青年外交家,感情犯桃花,却是条好汉。 ““若你不愿与我共眠一床,那我便睡这躺椅吧。”当张润娥轻声说出这句话时,顾维钧闻言,神色冷淡,语气不带一丝温度地回了句:“不用,你我互不干涉。”这一夜本应是充满甜蜜与温情的洞房花烛夜,但却是两个年轻人悲剧命运的帷幕。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12岁的顾维钧被父亲与上海名医张衡山定下婚约,只因张衡山相中这个少年的富贵面相。为了让准女婿出人头地,张衡山倾尽家财资助顾维钧读书,甚至变卖祖产送他赴美留学。 1908年,顾维钧远在美国求学,却突然被父亲以母亲病重这一理由诓骗回国。他未曾料到,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局,等待他的是与素未谋面的张润娥的一场包办婚姻。 成婚之后,仅仅过了三天,顾维钧便向父母表明心意,言辞恳切且态度坚决,他希望能重返美国,继续中断的学业。父亲大怒:“你若不带她去,就别想再出国。” 就这样,张润娥跟随丈夫远渡重洋。抵达纽约后,顾维钧把张润娥安顿在了费城的一套公寓里,而他自己则住在学校宿舍。尽管从名分上来说他们是夫妻,但实际上两人过着分居的日子。张润娥不懂英语,整日独守空房,只能靠刺绣打发时间。 1909年,顾维钧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婚姻,正式向张润娥提出了离婚。他要求张润娥亲自抄写四份离婚协议书,以此表明她是自愿结束这段关系的。张润娥看着眼前态度决绝的丈夫,心中五味杂陈,却也只能默默拿起笔,一笔一划地完成抄写,而后签下自己的名字,也为这场早就没了真情实意维系的婚姻,落下了帷幕。 随后,张润娥独自回到上海,迎接她的是街坊邻居的指指点点。父亲张衡山因悔恨交加,不久便郁郁而终。离婚后的张润娥选择削发为尼,在上海陆家观音堂度过余生。 1968年,这位苦命的女子在青灯古佛旁悄然离世,终其一生未再嫁人。顾维钧一生共有四段婚姻,除发妻张润娥外,后续三段婚姻都在不同程度上助力他的人生迈上新台阶。回首往昔,晚年的顾维钧在与友人闲谈时,不禁满含悔意地感慨道:“年少时不懂珍惜,辜负了一位好姑娘。” 这段往事折射出民国时期新旧思想的激烈碰撞。顾维钧是怀揣自由理念的新青年代表,张润娥是传统女性的典型写照。她的人生充满了无奈与心酸,只能在无望的婚姻里默默承受一切。今天的我们回望这段历史,既为张润娥的遭遇唏嘘,也为现代女性能够自主选择婚姻而庆幸。 信息来源: 观新闻|2020.1.16《“珍贵照片重现,讲述一代外交家顾维钧传奇人生”》 文|何夕 编辑|南风意史

0 阅读:454

猜你喜欢

雾烬

雾烬

雾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