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给汽车影像多加180度,从360度变540度,不是闲得慌,是盯着你开车时最头疼的那个坎——泊车时底盘底下有啥,以前360度根本看不见,石头、台阶、甚至小猫小狗,一不注意就刮了车。
为啥非得多这180度?
你去停车场看看,十个司机里八个泊车时得伸头瞅半天,尤其新手和上了年纪的,对距离没把握。
360度影像普及这么多年,还是解决不了“车底盲区”这个老问题。
小米盯上这个痛点,加个底盘透视,直接连到中控屏上,你坐车里就能看见车底下啥样,心里能不踏实?
这招够准,抓的就是用户“怕刮车、怕出事”的心理,毕竟买车的人,安全比啥都实在。
不光小米,特斯拉、宝马也在搞类似的,都想在智能驾驶这点上压对方一头。
现在新能源车拼续航、拼价格都快卷不动了,就得从这些“看不见的细节”下手。
540度影像靠好几个摄像头一起拍,再用AI算法把画面拼起来,没延迟、看得清,这技术不是随便堆摄像头就行,得有真本事,小米敢拿出来,就是想证明自己不光会做手机,造车也能玩技术创新。
用户说这功能好用,泊车时心里有底,事故少了。
小米要的就是这个——用小成本解决大问题,让你觉得“这车买得值”。
毕竟现在买车,谁不挑点实用的配置?
当车企都开始比谁的摄像头看得更全,咱们开车的,到底是真的更安全了,还是得盯着更多屏幕分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