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的未来不在美国的导弹射程里,而在和中国的合作共赢中!昨天下午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把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给“存档”了,理由是最高法院裁定这事违宪。表面上看是法律程序问题,实际上这背后藏着一场家族恩怨、权力博弈和大国角力的三重戏码! 菲律宾参议院日前以19票赞成、4票反对的压倒性表决,将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正式“存档”。 这一决定虽被官方解释为遵循最高法院“一年内不得重复弹劾”的宪法裁定,实则撕开了菲国内政治博弈的深层裂痕。 这场看似法律程序的操作,实则是杜特尔特家族与马科斯家族权力角力的缩影,更折射出菲律宾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摇摆。 弹劾风波始于今年2月,众议院指控莎拉涉嫌挪用机密资金、策划暗杀总统团队等七项重罪,但最高法院7月25日推翻指控,指出众议院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间连续提交四次弹劾案,违反宪法“一年一弹劾”条款。 值得关注的是,最高法院15名大法官中12人由杜特尔特任命,这种人事布局为案件转向埋下伏笔。参议院议长埃斯库德罗虽强调“尊重司法裁决”,但反对派议员直言这是“制度性阉割”,认为参议院放弃审理权将助长贪腐气焰。 这场政治风暴背后是两大家族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2022年大选时,莎拉与马科斯曾结成“团结联盟”,但随后因内阁职位分配、南海政策分歧渐行渐远。 莎拉公开反对美军扩大在菲军事基地,主张重启对华“一带一路”合作,这与马科斯政府强化美菲军事同盟的路线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3月杜特尔特因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令引发的危机,更让家族矛盾激化至顶点,莎拉的支持率却逆势攀升,5月中期选举中其阵营赢得国会多数席位,显示出南部棉兰老岛的稳固民意基础。 在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菲律宾的抉择牵动地区格局,马科斯政府上台后允许美军新增9个军事基地,其中3个直接面向南海,此举被解读为配合美国“印太战略”的围堵布局。 但最新民调显示,62%菲律宾民众担忧过度亲美会引发地区冲突,而中国连续多年稳居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千亿美元。 达沃-萨马尔岛大桥等中菲合作项目已创造3.2万个就业岗位,卡利瓦大坝建成后可为马尼拉地区解决400万居民用水难题,这些务实合作正悄然改变菲社会认知。 地缘政治的钟摆效应在菲国内愈发明显,尽管马科斯试图通过修宪延长任期巩固权力,但杜特尔特家族通过地方治理构建起“南部铁票仓”。 莎拉近期宣布将竞选2028年总统,其主张“平衡外交”与“经济自主”的路线,与马科斯政府当前政策形成对冲。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近期设立的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预计将带动电子制造、新能源等产业转移,这为菲提供了摆脱“香蕉经济”依赖的新路径。 历史经验表明,菲律宾的繁荣从来不取决于域外大国的导弹射程,而在于能否把握区域合作的机遇窗口。 从阿基诺三世时期的南海仲裁闹剧,到杜特尔特时代的务实外交转向,再到如今马科斯政府的战略摇摆,菲国始终在安全焦虑与发展诉求间艰难平衡。 当前局势显示,随着东盟共同体建设的深化,菲律宾若继续充当大国博弈棋子,恐将错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红利。 选择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联通激活经济潜能,或许才是这个群岛国家真正的出路,毕竟,在全球化退潮的当下,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选边站队的长期代价。
菲律宾的未来不在美国的导弹射程里,而在和中国的合作共赢中!昨天下午参议院以压倒性
陈士杰谈国际
2025-08-18 20:20:21
0
阅读: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