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其实挺敞亮,为了修这条中老铁路把国库掏空了,中国一看主动来投奔的,那不能亏待人家,像农产品全免税无需配额,95%产品都免税,还带着老挝一起挖钾矿,主打一个有钱一起挣。 谁能想到,一个穷到叮当响的内陆小国,敢掏空国库赌一条铁路?更没人想到,中国接下这摊子后,愣是把老挝从 “陆锁国” 变成了 “陆联国”,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 “有钱一起挣”! 老挝这国家,说起来真是让人心疼又佩服。老天爷赏饭吃?老挝表示:啥饭?没见过。论地理条件,简直是把 “倒霉” 二字刻在了地图上 —— 没海没港,四面被中国、越南、泰国这些国家围着,活脱脱一个 “内陆钉子户”。想卖点香蕉到中国,光运输成本就得啃掉四成利润,这生意做得比黄连还苦! 再看看老挝的公路,那简直是 “坑洼界” 的翘楚。一年四季不是泥就是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一来更绝,卡车在泥里打滚,货物在路上 “泡澡”,从首都万象运点货到边境,本来几百公里的路,硬生生能走出 “取经” 的感觉,没个三四天根本到不了。当地司机都调侃:“我们不是在开车,是在练越野障碍赛。” 2016 年以前的老挝经济,说好听点是 “原地踏步”,说难听点就是 “躺平摆烂”。GDP 增速常年在东南亚垫底,别人都在搞工业化、抓出口,老挝还在靠砍树、种 rice 过日子。老百姓兜里没几个子儿,首都万象像样的高楼都没几栋,连个正经的购物中心都找不到。当时国际媒体都懒得报道它,毕竟 “没新闻就是最好的新闻”,穷得太稳定了。 但老挝人骨子里有股狠劲 —— 咱穷归穷,眼光不能短!他们瞅准了一个理:要想富,先修路,而且得修条能打通任督二脉的路。于是咬着牙拍板:修中老铁路!这可不是小数目,当时老挝全年 GDP 才两百多亿美元,修铁路要花几十亿,几乎是把国库掏空了,相当于全家砸锅卖铁供孩子上大学,赌的就是一个未来。 中国的支持可不是嘴上说说,直接甩出 “王炸” 礼包:老挝农产品出口中国全免税,还不用搞配额那套虚的,香蕉、龙眼、芒果这些热带水果,拉过来就能卖。更狠的是,95% 的产品都享受免税待遇,等于给老挝开了个 “直通中国市场的 VIP 通道”。对比某些国家搞贸易壁垒搞到飞起,中国这格局简直是大气层! 光免税还不够,中国直接带着老挝 “挖矿”。老挝地下藏着宝贝 —— 钾矿储量全球第三,但以前自己挖不动,只能看着金疙瘩发愁。中国大手一挥:“设备、技术、资金咱都出,挖出来的钾矿一起卖,利润五五分账!” 这哪是合作,简直是 “扶贫式带飞”,主打一个 “有钱一起挣,绝不独吞”。 2021 年 12 月,中老铁路通车那天,老挝人差点把铁轨给 “盘包浆” 了。老百姓举着国旗沿路欢呼,孩子们趴在车窗上舍不得挪眼,总统亲自登车剪彩,激动得说不出话。这哪是通火车,分明是通了希望! 通车后发生的变化,连老挝自己都惊掉下巴。以前从万象到中老边境得开两天车,现在坐高铁 3 小时直达,货物当天就能跨境。云南的蔬菜早上采摘,晚上就能摆上万象的超市货架;老挝的香蕉运到中国,运输成本直接砍半,利润凭空多出来三成,果农们笑得合不拢嘴,兜里的钱终于鼓起来了。 更绝的是旅游业。以前外国人去老挝,光在路上就得耗掉半条命,现在坐高铁一路看风景,从中国西双版纳出发,几个小时就到万象,沿途的原始森林、瀑布村寨成了网红打卡点。2023 年老挝旅游收入暴涨 40%,酒店、餐馆老板数钱数到手抽筋,以前空荡荡的景区,现在全是举着相机的游客。 钾矿项目更成了 “摇钱树”。中国帮老挝建的钾肥厂一投产,直接打破国外垄断,产品不仅供中国,还卖到东南亚各国。老挝第一次尝到 “卖资源不用看别人脸色” 的滋味,光这一项每年就多赚几十亿,国库终于回血了。 现在的老挝,GDP 增速直接冲进东南亚前三,首都万象冒出一排排新楼盘,商场里中国品牌随处可见,年轻人穿着时髦的衣服刷着短视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 “被遗忘的角落”。当地媒体感慨:“一条铁路,把老挝从农业国直接拉进了发展快车道,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有人酸溜溜地说中国 “搞地缘政治”,但老挝人心里有数:谁是真心帮忙,谁是虚情假意,看看钱包就知道。以前西方国家来考察,拍一堆照片发个报告就走人,哪见过中国这样真金白银砸进去,还手把手教技术的?
实话很难听但这就是香港的现状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