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普京不吃午饭就要走,美俄峰会有内鬼?机密文件被曝光 美俄峰会原计划六个小时,最后缩短到两个小时45分,一对一也变成了三对三,普京和特朗普原计划定好的午餐都没吃,两人就匆匆地走了。 2025年8月15日,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举行峰会,可就在峰会开始前,安克雷奇一家酒店的公共打印机上被发现了8页带有美国国务院标识的机密文件,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峰会参与者、时间、地点(精确到会议室名称)、美国政府雇员联络方式以及午宴机密安排等敏感信息。 甚至还为俄方人员标注了发音指南,比如普京总统标注为“POO-tihn”,还透露特朗普计划向普京赠送“美国白头鹰桌饰雕像”。 虽然白宫副新闻秘书安娜・凯利称这只是“一份多页的午餐菜单”,但这样的回应显然难以服众。 要知道,事发地距离峰会举办地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仅20分钟车程,而且文件是在峰会开始前两个小时被发现的,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有内鬼泄露了机密。 历史上,类似的机密泄露事件并不少见。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维基揭秘网站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这些邮件涉及大量丑闻,包括希拉里勾结民主党高层内定候选人、操控媒体等。 当时奥巴马政府将矛头指向俄罗斯,但俄方予以否认。如果此次美俄峰会也出现类似的机密泄露情况,很可能会让双方的信任瞬间崩塌。 看看美国情报机构的监控能力,2013年斯诺登曝光的“棱镜”计划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可直接接入微软、雅虎、谷歌、Facebook等9家美国互联网公司中心服务器,挖掘数据以搜集情报。 美国建立的多个监视、信息挖掘项目,几乎把中国网络的七经八脉全部打通,电话、视频、邮件,甚至每一个人的刷卡和旅游记录都可能被传送到美国国家安全局情报人员的硬盘里。 况且美俄之间的关系本就错综复杂。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颜色革命”中下台并逃亡俄罗斯,亲西方政府在乌克兰掌权,克里米亚地区经由公民投票决定脱离乌克兰、并入俄罗斯,顿巴斯地区也爆发了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的冲突,这一系列事件导致美俄关系急剧恶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多轮制裁。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俄峰会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双方的警惕。 此次峰会中,原本一对一的会谈变成三对三,很可能是双方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单独会谈时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而午餐的取消,或许是因为双方在会谈过程中发现了某些敏感问题,需要紧急处理,又或者是担心在公开场合用餐时会泄露更多信息。 毕竟,在之前的一些国际会议中,就曾出现过代表们在餐桌上不经意间透露重要信息的情况。 总的来看,美俄峰会出现这样的变故,很可能与机密文件被曝光有关。历史上的种种案例都表明,机密泄露往往会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而此次事件的发生,无疑让本就脆弱的美俄关系雪上加霜。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有内鬼存在,但这些异常情况已经足以引发人们的猜测和担忧。未来,美俄之间的博弈还将继续,而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也将是双方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难怪普京不吃午饭就要走,美俄峰会有内鬼?机密文件被曝光 美俄峰会原计划六个小时
漫聊小知识
2025-08-18 13:53: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