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峰会,最精彩的部分,其实从一开始就结束了!就在特朗普迎接普京,把他请到自己的专车上之后,其实谈判已经结束了! 国际政治的舞台上,真正决定胜负的往往不是谈判桌上的口水战,而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肢体语言和即兴安排。 这次特朗普和普京的“野兽专车密谈”就是最好的证明,当两位领导人并肩坐进同一辆车的那一刻,这场峰会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按照原定计划,普京本该乘坐自己的“Aurus”专车,特朗普则坐进“野兽”凯迪拉克,两人分头前往会场。 可偏偏,红毯上的剧本被临时改写,两人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钻进同一辆车,扬长而去,俄媒事后轻描淡写地称这是“临时安排”,但外交场合哪有真正的“即兴”,每一个细节都是精心计算过的信号。 这短短十几分钟的车程,远比随后三小时的正式会谈更有分量,真正的交易,往往不是在会议室里敲定的,而是在这种非正式的私密空间里达成默契。 特朗普的风格向来如此,绕过官僚体系,直接和对手“一对一”谈生意,而普京,这位深谙心理战的大师,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展示“特殊关系”的机会。 至于两人一路上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当车门关上的那一刻,欧洲和乌克兰的心已经凉了半截。 这场车上密谈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在于它赤裸裸地展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小国和盟友的命运,往往是由大国私下决定的。 欧洲的反应堪称教科书式的“恐慌”,法德英领导人连夜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任何和平方案都不能没有乌克兰参与”,翻译过来就是美俄别想背着我们切蛋糕! 可问题是,当特朗普和普京坐在同一辆车里谈笑风生时,欧洲只能干瞪眼。 的确,当特朗普亲自迎接普京,甚至不惜打破外交惯例同乘一车时,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在美俄这场博弈里,欧洲只是个看客,甚至连谈判的配角都算不上。 至于特朗普会后向泽连斯基同步会谈内容,这更像是一场通知,美俄两大玩家谈妥了,小国除了接受,还能怎样。 更讽刺的是,就在会晤前,泽连斯基还在欧洲四处奔走,试图争取支持,可当特朗普和普京的专车驶离机场时,欧洲的承诺突然变得苍白无力。 从表面看,普京这次会谈来对了,改变了俄罗斯的孤立,甚至让美国总统亲自迎接、同车密谈,这在外交上堪称“至尊VIP待遇”。 而特朗普,他需要一场高调的外交胜利来提振选情,和普京的“友好互动”正好给了他“和平缔造者”的人设。 但真正的赢家,或许是国际政治的“丛林法则”本身,在强权政治的世界里,规则和盟友都是可以随时调整的变量,唯有利益永恒。 当特朗普和普京在车里谈笑时,他们不是在讨论“正义”或“国际法”,而是在计算各自的筹码,能源、制裁、选票、领土,至于被牺牲的第三方,那只是交易的附带成本。 普京在记者会上用英语邀请特朗普“下次莫斯科见”,特朗普笑着点头,这一幕,或许才是阿拉斯加峰会的真正句号,美俄的博弈远未结束,但欧洲和乌克兰已经明白,他们的命运,从来不在自己手中。
中俄:定量也是变量特朗普和普京谈没谈中国,从特朗普会后对美媒说“中俄就是天敌”
【122评论】【14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