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得警惕了!最近俄媒体在莫斯科多家主流报刊上分析: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绝不只是“一

非常盘点中 2025-08-17 21:37:29

真得警惕了!最近俄媒体在莫斯科多家主流报刊上分析:中国如果发生战争,绝不只是“一对一”,而是会面对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蓝盟”多国联合压力。俄媒警告,别以为有航母和导弹就能高枕无忧。 今年 7 月启动的 “护身军刀 - 2025” 联合军演,堪称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多国军事行动。这场由美澳主导、19 国参与的演习,投入兵力超 3.5 万人,范围覆盖印度洋圣诞岛至南太平洋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增网络战、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等课目。 英国 “威尔士亲王” 号航母、美国 “美国” 号两栖攻击舰等主力战舰悉数登场,日本 “伊势” 号直升机母舰也参与其中,针对性不言而喻。 与此同时,美日韩宣布正式启动实时共享导弹预警情报系统,三边军事合作进一步深化。这种 “北锚”“中锚”“南锚” 的布局,正将亚太地区拖入阵营对抗的漩涡。 经济领域的联合施压同样不容忽视,美国近期联合日本、加拿大、欧盟等 30 国,在关税、技术封锁等领域对华围堵。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 100% 关税,欧盟启动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日本则修改《外汇及外国贸易法》,强化对半导体出口的管制。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经济手段正与军事威慑形成联动。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筹码,要求欧盟承诺未来五年内向美国投资 6000 亿美元,并购买 7500 亿美元能源产品,试图通过 “关税换资源” 削弱对手经济根基。这种策略在日本、韩国已初见成效,两国分别承诺向美国投资 2000 亿和 1500 亿美元以换取关税优惠。 中国的反制手段同样精准有力,面对加拿大的无理加税,中方直接将油菜籽订单转向澳大利亚,并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 75.8% 的临时反倾销保证金,直击其农业命脉。针对日本的技术封锁,中国对其出口的卤化丁基橡胶加征反倾销税,这种制造高端轮胎的关键原料,中国恰好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市场。 在金融领域,中方反制欧盟制裁,将立陶宛两家银行列入清单,禁止国内金融机构与其合作,既回应挑衅,也起到 “杀鸡儆猴” 的效果。这些举措表明,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时,既有 “以牙还牙” 的决心,也有精准打击的能力。 然而,挑战依然严峻。美国在亚太的 “联盟威慑” 战略,不仅加剧了地缘冲突风险,还试图割裂地区合作。美日韩炒作 “美日韩对中俄朝” 的阵营对抗叙事,拉拢盟友推进 “小院高墙” 布局,冲击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战略可能引发核扩散风险。美国升级对日韩的延伸威慑,刺激两国国内谋求 “核共享” 的声音上升,而 “奥库斯” 联盟向澳大利亚转让核潜艇,正动摇南太无核区建设。 中国并非没有准备,国防白皮书明确提出,要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统筹推进各方向军事斗争准备。 近年来,中国在航母、导弹等领域的发展有目共睹,但俄媒提醒,不能仅依赖硬件优势。现代战争是体系对抗,需要综合考量军事、经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 从实战化训练到反制措施,中国正以 “能打仗、打胜仗” 的标准提升应对能力。 这场博弈的结局,取决于各方的战略选择。对中国而言,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提升自身实力,也要灵活应对外部挑战。正如应对加拿大油菜籽事件所示,精准反制往往比正面冲突更有效。 或许,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大国博弈中保持清醒,既不陷入对方设定的陷阱,又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 面对可能的联合施压,中国该如何破局?是主动出击还是以静制动?这不仅是决策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关心国家命运的人值得探讨的话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影响历史的走向。

0 阅读:0

猜你喜欢

非常盘点中

非常盘点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