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学医的意义”,泰山凌晨一游客倒地昏迷,90后女护士跪地7分钟持续施救 凌晨四点多的泰山十八盘,石阶上还带着夜露的寒气。 登山的人群正喘着粗气往上挪,突然有人喊了一声“有人倒下了”,原本有序的队伍瞬间乱了套。 倒下的是个中年男人,脸朝下趴在台阶上,旁边的同伴吓得手足无措。 周围很快围拢了十几个人,有人想伸手扶,又被旁边的人拉住,谁都知道,这种时候瞎动可能更危险。 就在这乱糟糟的当口,一个穿运动服的姑娘从人群后面挤了进来。 她没多说话,蹲下去先摸了摸男人的颈动脉,又低头看了看他的胸口,然后抬头对周围人说:“我是护士,他心脏停了,大家让开点空。” 这姑娘是王琼,临汾翼城县王庄镇卫生院的护士她没顾上台阶硌得慌,直接跪了下去,双手交叠着按在男人胸口。 一下,两下,三下……按压的力度得足够大才能起作用,没一会儿,她额头上就冒出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 旁边有游客递过来纸巾,她摇摇头没接。有人撑开伞想给她挡挡风,她摆摆手说不用,眼睛一直盯着地上的人。 按压几十下,她就低下头做一次人工呼吸,动作干脆利落,看不出一点慌乱。 “刚才他好像动了一下!”旁边有人喊。 王琼也感觉到了,手上的劲儿更稳,可没等大家松口气,男人又没了反应。 她没停,继续按,胳膊肯定酸得厉害,因为按到后来,她的肩膀都在微微发抖。 有个大妈蹲在旁边,拿个小扇子给男人扇风,有个小伙子跑上跑下,问有没有人带了急救药,还有人一直举着手机,跟120调度员说具体位置。 石阶上挺冷的,可那阵子,没人觉得凉。 大概过了七八分钟,远处传来急救员的喊声。 王琼抬头看了一眼,手上的动作还没停,直到急救担架抬过来,她才站起身,跟急救员说:“按压了大概四百下,中间醒过一次,现在还是没呼吸。” 说完这句话,她才发现自己的膝盖又红又肿,站着都有点疼。 后来有人把这事儿拍下来发到网上,好多人给王琼点赞。 其实熟悉她的人都不觉得意外。 在王庄镇,乡亲们都知道这个90后护士心细。 新村的刘大爷老伴常年卧病在床,王琼只要下村随访,总会拐过去看看,量量血压,帮忙擦擦身子,有时候还顺手把院子扫了。 村头卫生室里,她跟老人说话总是慢慢的,大爷大妈们听不懂的医学名词,她能换成土话讲明白。 有次张大爷拿药,她看着处方单念叨:“您这降压药得按时吃,家里炒菜盐再少放一勺,不然血压控制不住。”说得跟家里晚辈叮嘱长辈似的。 同事们说,王琼上班这十五年,年年被评优秀护师,不是没道理的,她抽屉里的急救培训手册,边角都翻得起毛了。 王琼后来接受采访,说起泰山上的事,就说了句实在话:“当时真没想别的,就觉得不能让他就这么没了。 我们护士平时练那些急救本事,不就是为了这种时候能用得上吗?” 临汾市卫健委后来发了通报表扬她,说她身上有“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精神。 其实在王琼自己看来,那天跪在泰山石阶上的时候,她没想过什么精神不精神,就像她在卫生院给老人量血压时,也没想过什么责任不责任。 就像爬山的人遇到危险,旁边正好有个会急救的护士,这是巧合。 可这个护士能立刻跪下去,能把平时练的本事都用上,能在那么累的时候不撒手,这就不是巧合了。 那天凌晨的泰山十八盘,除了王琼跪在地上的身影,还有那些递扇子,找药品,喊救援的游客。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那点举手之劳,也是在帮着托举一条生命。 这些普通人凑到一块儿,就成了能扛事儿的力量。 现在再看那段视频,王琼跪在石阶上的样子,一点都不惊天动地,就像她平时在村里给乡亲们看病一样,踏踏实实的。 可就是这份踏实,在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信息来源:闪电新闻·
现在有官方答案了,不救妈犯法!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