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刷牙”是错的?医生叮嘱:过了60岁,最好改掉4个刷牙习惯 很多人从小就被

安恒远养护说 2025-08-16 18:09:35

“早晚刷牙”是错的?医生叮嘱:过了60岁,最好改掉4个刷牙习惯 很多人从小就被教育要“早晚刷牙”,甚至觉得这是铁律,不容置疑。但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过了60岁,牙齿和牙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过去习以为常的方式,未必还能完全适合。医生提醒,有四个刷牙习惯,最好随着年龄调整。 第一,刷牙太用力。年轻人牙齿表层的釉质厚实,能抵挡一定摩擦。但进入老年后,釉质逐渐变薄,牙龈也容易萎缩。如果还保持“猛刷”的习惯,就像砂纸反复打磨脆弱的表面,反而可能造成牙齿过早敏感,甚至加速牙龈出血和牙颈部磨损。很多老人明明天天刷牙,却觉得牙齿越来越酸,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刷牙方式要改。很多人习惯左右拉锯式横刷,看似干净,其实对牙龈伤害不小。尤其是牙龈边缘本来已经脆弱,再这样摩擦,很容易出现“楔状缺损”,也就是牙齿根部被刷出沟槽。更科学的方法是让牙刷毛斜向牙龈,轻轻做小范围颤动,或者竖着旋转刷,这样能同时清洁牙面和牙龈沟,不会造成过度磨损。 第三,刷牙时间别太长。部分老人担心牙齿不干净,每次刷牙都要刷五六分钟以上。殊不知,过长的时间只会增加牙齿和牙龈的摩擦负担。两三分钟其实已经足够,只要刷到位,反而比长时间胡乱摩擦更有效。对老年人口腔来说,适度才是关键。 第四,刷完牙立刻漱口的习惯,也该改掉。很多人觉得牙膏泡沫残留不舒服,总要漱上好几遍。但这样做,牙膏里的氟化物被快速冲走,保护作用大打折扣。其实,只需轻轻吐掉泡沫,口腔里留一点点薄薄的牙膏成分,能更好地帮牙齿抵御龋坏。尤其是老人牙齿根面暴露,氟化物的作用更重要。 除了这四点,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比如,牙刷的选择。年纪大了,硬毛牙刷已经不合适,软毛刷更能保护牙龈。若是手劲控制不好,电动牙刷更友好,它的震动频率稳定,不容易过度用力,还能帮助清洁到后牙。 再比如,刷牙的时间点。早上刷牙没问题,但晚上睡前的那次尤其重要,因为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容易滋生。老年人如果晚上刷完牙后还能尽量避免进食,对牙齿保护更有帮助。 老年人口腔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口干。很多人因为用药或者身体状况,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除了刷牙,适度使用无糖口香糖、漱口水,或者多喝水,也有助于保持清洁。尤其是有假牙的人,更要注意取下清洗,避免食物残渣长时间滞留。 有人会问,那“早晚刷牙”到底算不算错?其实并不是说完全错,而是随着身体情况变化,老年人需要在“早晚刷牙”的基础上,把方法、力度、时间点都做出微调。否则,刷得太用力、时间过长、方式不当,反而起到反效果。可以说,习惯不变,但细节要更新。 牙齿不仅是咀嚼工具,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过了60岁,很多人因为牙齿松动、牙龈萎缩而不得不限制饮食。想要在晚年还能吃得香、笑得自在,就必须从每天刷牙的小事做起。改掉这四个不合时宜的习惯,用更温和、更科学的方式对待牙齿,才能延缓问题的出现。

0 阅读:76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