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搞定俄罗斯,美国露出真面目,特朗普的真正目标,果然是中国 就在美俄高级别接触前夕,特朗普突然宣布对中国的半导体产品要征收惩罚性关税,还放出狠话称谈不拢就取消访华。 如果把近期美中美俄的动作放在一起看,就能明白美国的真正担心其实是中国不是俄罗斯。 别看华盛顿嘴上说着要和普京就乌克兰局势商讨和平,但各项针对中国的动作,包括贸易、技术、能源等措施,却不断升级。 特朗普的态度一再摇摆,刚刚答应缓一缓关税,转头就把中国产业链拉进了“黑名单”,这种反复无常倒像是有意为之。 其实美国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对中国下重手,背后是对中国高科技行业飞速发展的警惕。 现在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上有绝对优势,把握着不少高精尖生产线的命脉,连美军的一些核心装备都要看中国的脸色。 同时,中俄之间大量石油用人民币结算,这对美元的统治地位是打击。这些趋势很明显地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 美国明明还没解决和俄罗斯的问题,却已经急不可待把注意力瞄向了中国。 从五角大楼悄悄调整人工智能军事规则,到陆军大力发展空域管理技术,这些领域正好是中国创新最密集的地方。 美方强推技术升级,摆明了是为以后和中国争高端技术在做准备,而顺手把俄乌冲突当了借口。 中国面对美国接连不断的压力没有选择正面喊话,而是悄悄出招:紧缩稀土出口,取消一些美企的特殊政策,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美方关税手段一上来,中国就用实际举动让美企的供应链卡壳。面对外部围堵,中俄没有被压垮,反而加快了各自合作的步伐。 普京访华期间,选择在中俄合作的大型宽体客机工厂落脚,这就是在告诉世界,西方越是尝试孤立,他们的合作就越深入。 与其说美俄会谈带来什么新和平,不如说它只是美国借机秀一把外交牌。 而真正让华盛顿坐立不安的,是中国走在全球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前列,让美国即使想用单一的贸易战套路,也很难起到效果。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角色早就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关键节点,这让美国很难用老办法压制。 现在的局面其实很清楚,不是说谁能坚持到最后,而是谁能在游戏规则换新的时候先抢到主动权。 美国靠关税和技术封杀想打压中国,但中国用稳扎稳打的供应链和技术专利保护,把风险部分转嫁回去。美方的步步紧逼,反倒逼出了中国和俄罗斯的更牢固伙伴关系。 很多人原本以为美国会把力量集中在把事情搞定俄罗斯身上,但现实却是,特朗普不断变换说辞,把中国列为头号对手。 说到底,美国越是想用熟悉的套路围堵中国,中国就越有动力去改变自己的打法,拓宽自己的朋友圈。 国际格局的变化已经让老旧玩法失效,接下来要比的不再是单纯肌肉硬拼,而是谁能在变化中走得更快来得更稳。
特朗普连饭都没给普京留,美俄峰会几小时就匆忙结束,俄罗斯总统专机当场打道回府。
【7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