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这次真是放低了身段,百般讨好特朗普,却换来一个下马威,美俄峰会最后还是成了一

养狗的一天 2025-08-16 11:02:48

普京这次真是放低了身段,百般讨好特朗普,却换来一个下马威,美俄峰会最后还是成了一场尴尬的收场。 峰会前一天,普京现身俄罗斯远东的马加丹市,对着那座纪念美苏战俘的英雄碑鞠躬献花。 这个碑是为了纪念1942年到1945年之间,美国通过阿拉斯加-西伯利亚路线向苏联提供近8000架战机的历史。 当年美苏并肩抗敌,是战场上的铁杆盟友。普京此举就是想重提这段战时共同记忆,为峰会铺路,用温情牌软化美国的立场。 但美国的回应,却冷漠的出奇。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也有一座对应的纪念碑,早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美国就把上面的俄罗斯国旗撤了,只留下了星条旗。 这还不算,安克雷奇市议会在会议前夕召开,直接宣布暂停与马加丹的友好城市关系。中午在东边刚献上了花,西边的美国人把友谊牌撕碎了。 可俄罗斯还没死心。国家电视台连夜推出了一幅充满象征意义的芭蕾舞短片,男舞者身穿星条旗服装,女舞者披着俄罗斯三色旗,二人你来我往跳得缠绵悱恻,背景是战时美苏合作的黑白影像。 整个画面像一场跨越时空的“旧情复燃”,赤裸裸地传递着俄罗斯想要“重修旧好”的信号。 就连外长拉夫罗夫也不甘寂寞,穿了一件印着“CCCP”大字的毛衣抵达安克雷奇,意图明确:我们代表的是苏联的精神和历史,值得美国尊重。 然而来的不是拥抱,而是一场军力炫耀的大秀。峰会选在美军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军事基地,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 普京刚刚下车,还没来得及调整,一架美国B-2隐形轰炸机就在四架F-35的护航下低空掠过红地毯。 那一刻,现场的风声和发动机声混在一起,场面极为震撼。F-22战机一字排开,几十架整齐列队在普京车队途经的跑道上,仿佛在宣告:你可以来谈,但得看看我们的实力。 特朗普也没有回避攻势。他在飞往阿拉斯加的“空军一号”上就放出狠话,强调乌克兰问题“必须由乌克兰自己决定”,美国不会代替乌克兰做主,也不会在解决战争前和俄罗斯谈任何更高阶的事务。 这一表态直接打回了俄罗斯试图边缘化乌克兰问题的意图。不仅不给机会,连谈判的空间都压得比过去更窄。 峰会从开始到结束,连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都没有。双方各自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没有共同协议,没有详细沟通,甚至连象征性的合作宣言也未能达成。 俄罗斯此次虽精心策划历史叙事与文化暗示,试图以“芭蕾爱情故事”转移焦点,但其核心动机实为经济压力所迫: 西方制裁已导致俄GDP增长率跌至1.4%,能源收入缩水37%,通胀率达18%。拉夫罗夫的“CCCP”毛衣不仅是历史符号,更是俄方争取平等对话资格的诉求。 但美方清醒认识到,俄方所有动作最终目标是为解除制裁争取筹码。 美国显然不吃这套。特朗普将优势摆在明面,把乌克兰问题牢牢钉在议程核心,绝不让俄罗斯模糊焦点。 他深知俄罗斯的真正软肋是战场与经济:俄军虽控制乌东18%领土,但前线日均消耗2万发炮弹,武器产能与财政压力持续加剧;而经济困局正催化内部不满情绪。 问题在于,美国根本不想让俄罗斯轻松过关。峰会从头到尾是一场“鸿门宴”。表面邀请对话,实则用轰炸机和军演摆明底线:你可以示好,但只要不撤军、不认错,一切免谈。 特朗普不仅未给普京留面子,反而借机向国内展示强硬外交姿态,巩固政治资本,共和党议员已批评其“对俄软弱”,民主党更借机炒作“通俄”指控。 对乌克兰而言,特朗普的“自主决定论”看似支持,实则是策略性切割:他不愿为乌克兰背锅,也不想在战争未解时承担代价。 这种做法让基辅陷入被动,也让欧洲深感不安,法德等六国联合声明强调“没有乌克兰参与的和平无效”,却遭美国副总统万斯反呛:“欧洲若真关心乌克兰,就该多掏钱”。 归根结底,这场峰会既未解决问题,也未释放善意。俄罗斯想以退为进,用温情换缓和;美国却以实力压制,毫不妥协。 普京试图将历史牌打成现实突破口,特朗普只认利益与交易逻辑。这不是谈判,而是赤裸的交锋。而俄罗斯此次不仅未讨到便宜,反而暴露了自身困境。 未来的局势更加复杂。若俄罗斯不做实质让步,仅靠情怀打动美国,恐将继续吃闭门羹; 而特朗普若坚持“先压后谈”的路线,虽短期利于塑造强人形象,长远却可能彻底摧毁美俄间残存的信任。 这场峰会,俄罗斯想求变,美国想立威;手势是握手言和,实则是针锋相对。 参考:"普特会"前最后一站!普京向美苏二战合作纪念碑献花——2025-08-16 01:06·看看新闻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养狗的一天

养狗的一天

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