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最想带哪些学人去台湾?
1948年11月,蒋介石实施“抢救人才”计划。为此,还亲令朱家骅、傅斯年、陈雪屏、杭立武、蒋经国为工作组,负责拟出名单并具体实施。12月,蒋介石致电北平傅作义,要求他将62位学界重要人物分别疏导南下。以下为具体电文:
北平傅总司令宜生兄,口密。(一)在平教育行政负责人为:(梅贻琦)、(李书华)、(袁同礼)、(袁敦礼)、李麟玉、陈垣、(胡先驌)、汤用彤、(冯友兰)、叶企荪、饶毓泰、陈岱孙、(郑天挺)、(贺麟)、郑华炽、沈履、霍秉权、褚士荃、黎锦熙、温广汉、黄金鳌、徐悲鸿。
(二)因政治关系必须离平者为:(朱光潜)、(毛子水)、(邱椿)、(张颐)、(陈友松)、刘思职、(梅贻宝)、齐思和、雷宗海【案:应为雷海宗】、刘崇铉、戴世光、邵循恪、吴泽霖、赵凤喈、敦福堂、张恒、金澍荣、(英千里)、张汉民、徐侍峰。
(三)在平之中央研究院士为:(许宝騄)、张景钺、陈达、戴芳澜、(俞大绂)、李宗恩。
(四)学术上有地位,自愿南来者,如(杨振声)、罗常培、钱思亮、马祖圣、赵乃抟、钱三强、严济慈、张政烺、沈从文、邵循正、邓广铭、李辑祥、孙毓棠、蒯淑平。
请兄分别疏导,即日南移,可派机或备船接运。其搭机人员并请兄代排定次序电告,尤以有括号者,务须来京,如何?请速电覆中。
胡适仓皇离开北平到南京,梅贻琦乘坐第二次专机南下。毛子水、钱思亮、英千里上了南下的飞机。但是,这个名单中的学人绝大部分都没有选择跟随蒋介石。陈寅恪南下了,到了广州就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