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许世友将军回乡探亲,哪料,他看见叔叔许存礼,掏出枪就要动手。母亲却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含泪道:“算了,他有家,还有孩子。” 1952年,抗美援朝打得正激烈,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好不容易抽空回趟老家——大别山许家洼村。这地方是革命老区,当年他跟战友们在这儿出生入死,才有了新中国。他这次回来,一是看望老母亲,二是悼念牺牲的战友,顺便慰问乡亲们。许世友打心底里感激这些老乡,没他们当年送粮送情报,他哪有今天。 他特意带了厨师和物资,打算在家摆宴席请乡亲们热闹一场。乡里乡亲的,革命胜利了,总得让大家伙儿乐呵乐呵,也算报答当年恩情。可谁也没想到,宴席正热闹时,一个不速之客冒出来,把这好气氛搅得一团糟。这人就是许世友的叔叔许存礼。 许存礼是个啥样的人呢?说白了,就是个不地道的老混账。当年战乱时,他干过保长,仗着点小权势欺负人,乡里没少骂他。更过分的是,他还干过卖人贩子勾当,差点把许世友的妈和妹妹卖了,幸好有人搭救才没得逞。最让许世友恨得牙痒的是,这家伙还害死了他两个战友,设埋伏坑人,那可是拿命换来的兄弟情啊。这仇,搁谁身上也咽不下去。 许世友一见他混在人群里,火气蹭地就上来了,当场掏枪顶着他脑门。那一刻,周围人都懵了,空气像凝固了似的。许存礼腿都吓软了,跪地求饶。可就在这节骨眼上,许世友的妈赶了过来。她一看这架势,立马跪下,抱着儿子腿哭着求:“世友,算了吧,他有家有孩子。”这老太太不是护着许存礼那个人渣,她是心疼儿子,怕他背上杀亲的骂名,也多少有点顾念那点血缘。 许世友这人,外面是铁骨铮铮的将军,回家却是孝子。他妈这一跪,硬是把他心里的火压下去了。他咬咬牙,收了枪,扶起老太太,没动手。可这事儿没完,许存礼逃得过将军的枪,逃不过法律。回乡第三天,县里专政人员把他抓了,判了个反革命罪,扔进监狱。1957年,这家伙病死在牢里,也算恶有恶报。 不过,许世友没忘了妈的话。许存礼虽是个烂人,但他老婆孩子是无辜的。将军每个月寄钱过去帮他们过日子,既是孝顺妈,也是他心底那点仁义。这事儿干得地道,乡亲们都说他有情有义。 1957年冬,许世友升了南京军区司令员,又回了一趟家。那时候他妈还硬朗,家里房子也修好了。他在家陪了两天两夜,走时又请乡亲们吃饭,谢他们照顾老太太。1959年,他妈病逝,他忙军务没赶上送终,遗憾了一辈子。同年第三次回乡,他在妈坟前跪着哭,亲手给坟砌石,整整忙了一天。 1983年,78岁的许世友想再回乡看看乡亲们,可惜大雨挡了路。1985年,他在南京去世,79岁。按他遗愿,中央军委特批,把他葬在大别山,跟他妈合葬一块儿。这辈子,他对国尽忠,对妈尽孝,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许世友这人,硬得像块钢,可也有软肋,那就是亲情。他跟妈的感情深得很,小时候家里穷,他妈拉扯他长大不容易。长大后他打仗,妈在家担惊受怕,盼他平安回来。这次回乡,他本想让妈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道半路杀出个许存礼,把这团圆搞得一波三折。 说到许存礼,这家伙真不值得同情。害人、卖人、坑战友,哪件不是缺德带冒烟?有人可能会问,他妈为啥还求情?其实老太太不是圣母,她是怕儿子冲动坏了名声,也怕许存礼那俩孩子没爹后活不下去。那年头,农村日子苦,孤儿寡母真不好过。 许世友放过他,不是心软,是尊重妈的心意。可他也没包庇,法律该咋判咋判,他不插手。这点挺值得说道,他分得清公私,没让私仇乱了正义。后来帮许存礼家寄钱,也是出于人道,不是可怜许存礼那个人渣。 这故事听着挺接地气,像咱们村里谁家吵架的事儿,可背后又有大道理。许世友是将军,但他也是普通人,有怒有恨,也有孝心。他这辈子打过硬仗,也扛过软刀子,最后还是把忠孝两全干得漂漂亮亮。 大别山那片地儿,出了不少英雄。许世友算一个,他用命换来的胜利,也用情守住了人性。1952年这场风波,成了他人生里一段抹不掉的记忆,也让后人看了感慨万千。
1952年,许世友将军回乡探亲,哪料,他看见叔叔许存礼,掏出枪就要动手。母亲却突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16 09:15:33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