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冈村宁次夸口黄河两岸已肃清,日军大本营信以为真,派出20多名少将、大佐前来观摩,可他们没想到,八路军386旅就在这一带活动,副团长正是王近山,这伙日军军官全被冈村宁次坑了! 冈村宁次作为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推行三光政策,在黄河两岸大肆烧杀抢掠,造成大量中国民众伤亡。他1943年制定作战方案,重点针对八路军根据地,调集部队进行铁滚扫荡,企图彻底清除抵抗力量。冈村宁次报告说黄河两岸已无八路军活动,大本营相信了,派出一支军官观战团到山西学习经验。这支团由服部直臣少将带领,总共120多人,包括6名大佐联队长和10多名少佐大队长,他们从各地抽调而来,算是日军华北精英。他们乘13辆卡车,带警卫队,从临汾出发,沿临屯公路前进,打算亲眼看看冈村的战术。王近山当时率386旅16团向延安转移,10月23日到洪洞县韩略村附近,地下党情报说有日军车队要经过,他马上决定设伏。地形是公路两侧陡壁和窑洞,便于隐藏部队,他布置9连堵村口,4连5连夹击中段,6连切尾部。 部队凌晨就位,日军车队上午出现,前30多名摩托兵开路,中间卡车载军官,后40多名摩托兵护卫。进入伏击圈后,6连先开火,手榴弹炸翻尾部车辆,堵住退路,前部摩托队遭9连射击,摩托翻进沟里。中段4连5连冲上公路,与下车日军混战,投手榴弹炸卡车。日军退到小坡顽抗,组织射击,打退几次冲锋。这时据点援军赶来,5连指导员郑光南绑手榴弹冲上去,炸毁敌机枪位,自己牺牲,打开通道。战士们冲上坡,白刃格斗,刺刀互撞,枪托砸击。战斗持续3小时,歼灭日军120多人,只3人逃脱,击毙服部直臣少将和多名军官,毁13辆车,缴重机枪1挺、掷弹筒3具、步枪80多支。16团伤亡50多人。 冈村宁次这下丢脸了,刚吹嘘肃清,转眼军官团在所谓安全区被灭,他下令搜查内奸,派飞机轰炸附近村庄,加剧当地民众苦难。日军第一军参谋长花谷正被追责,沁源周边日军士气低落,大多缩在据点不敢出动。到1944年春,他们只能守在地堡窑洞,补给困难,行动受限。王近山继续指挥抗日作战,1945年任太岳纵队副司令员,参加上党战役,率部围攻长治,消灭阎锡山部队。接着邯郸战役,他带队阻击国民党援军,牵制敌人主力。 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任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司令员,参加定陶战役,部队突袭定陶,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三师大部,打开鲁西南门户。进军大别山时,他率部翻越秦岭,突破国民党防线,建立根据地。襄樊战役中,6纵攻克襄阳,俘虏国民党将领康泽。淮海战役,王近山指挥部队围歼黄维兵团,连续作战多日,摧毁敌防御工事,俘获黄维本人。这仗打得国民党部队溃不成军,中原战场形势逆转。王近山战术灵活,总能根据敌情调整部署,士兵们说他像疯子一样拼命,但指挥稳准。 战后,王近山任中原野战军6纵司令员,继续南下作战,参加渡江战役,部队渡过长江,追击国民党残部到西南。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12军军长,指挥成都战役,解放四川。1950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3兵团副司令,参加第五次战役,指挥部队反击联合国军,守住阵地。上甘岭战役,他代理兵团司令,组织防御,顶住美军炮火轰炸,坚持43天,击退多次进攻。这仗让志愿军声名远扬,美军损失惨重。 1955年,王近山获中将军衔,任南京军区副司令,负责训练和防务工作。他注重实战演习,推动部队现代化建设。晚年因病在北京治疗,1978年5月10日逝世,享年63岁。他的军事生涯从红军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参与多项重大战役,积累丰富经验,对后辈影响深远。冈村宁次战后被捕,1949年国民党释放他,回日本继续活动,直到1966年去世。 日军在韩略村损失大批中高级军官,影响了华北指挥体系,冈村宁次加强警戒,但八路军游击战继续活跃。太岳根据地民众支持部队,提供情报和补给,推动反扫荡胜利。王近山在这些战斗中成长为将领,强调机动灵活,避开敌主力,打击弱点。这种打法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作用,6纵成为主力部队,屡建奇功。 服部直臣作为日军少将,负责带队观战,却在伏击中被击毙,他的部队训练有素,但面对突然袭击措手不及。冈村宁次的三光政策让华北民众深受其害,烧毁房屋,杀害平民,抢掠物资,激起更大抵抗。八路军通过情报网络,及时掌握敌动向,像韩略村这样抓住机会打击敌人,削弱日军士气。 后续发展中,王近山在淮海战役中指挥围歼行动,部队分兵合击,切断敌退路,迫使黄维投降。这次胜利加速国民党崩溃,解放军挺进长江。抗美援朝时,他面对美军空中优势,组织坑道防御,保存实力,反击时机成熟时猛扑敌阵,取得上甘岭控制权。 冈村宁次在1944年升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继续推行肃清作战,但日军资源短缺,难以维持。八路军扩大根据地,1945年发起反攻,收复失地。王近山部队在反攻中解放城镇,缴获日军武器,推动抗战胜利。
古埃及石碑为何三四千年还那么清楚,而中国古代石碑却已经模糊了?不少人直觉就是,为
【25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