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估计要难受了,中国有了自己的光刻机!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州“出炉

小斌斌说科技 2025-08-15 22:45:38

荷兰估计要难受了,中国有了自己的光刻机!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州“出炉”,其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标志着量子芯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   在半导体产业格局剧变的背景下,中国科研团队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 羲之 ”完成应用测试并投入市场。   这台由浙江大学余杭量子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设备,以0.6纳米精度和8纳米线宽,为量子芯片研发提供了关键支撑。   其命名源自书法家王羲之,寓意在纳米尺度实现精妙“ 笔法 ”,通过高能电子束直接在硅基材料上“ 书写 ”电路,彻底摆脱传统掩膜版限制。   该设备的问世打破了持续多年的技术封锁,此前受国际出口管制影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江实验室等顶尖机构长期无法获取同类设备,导致量子芯片研发进程受阻。   如今“ 羲之 ”定价低于国际市场均价,已与复旦大学、华为海思等12家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其模块化设计支持灵活修改电路方案,特别适合量子芯片初期研发中的反复调试需求。   在突破路径上,中国展现出多维度创新策略。璞璘科技同期推出的10nm级纳米压印光刻机,通过普通环境作业和成本控制优势,已助力长江存储实现3DNAND闪存试产,良率指标达到国际主流水平。   荷兰政府的出口管制政策正面临双重困境,2025年4月实施的设备出口新规,将DUV光刻机出口审批门槛提高至1.5nm套刻精度,但中国市场对ASML设备的采购量已同比下降7.3%。   尽管ASML仍占据中国49%市场份额,但国产设备在存储芯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的快速替代,使其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技术突破背后是系统性支撑。浙江省通过“ 需求清单-揭榜攻关-全程陪跑 ”模式,打通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通道,仅2025年上半年就推动9个光刻机相关项目实现产业化。   国家大基金三期3440亿元注资中,52%投向光刻机及配套材料领域,上海、深圳等地同步提供最高4000万元设备采购补贴,形成政策组合拳。   国际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当ASML仍执着于EUV技术迭代时,中国已构建起电子束、纳米压印、DUV等多技术并行的产业生态。   这种差异化竞争策略不仅规避了技术封锁,更在量子计算、新型存储等前沿领域建立先发优势。全球半导体市场或将迎来“ 技术路线多元化 ”的新时代,而中国正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推动者。

0 阅读:54
小斌斌说科技

小斌斌说科技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