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这几天向土耳其递交了JF-17雷达资料,又向土耳其索要量子通信设备, 网友调侃:“兄弟归兄弟,图纸得锁保险柜”。这哪里是正常的军事合作?分明是在太岁头上动土,把中国的核心技术安全当儿戏! JF-17 战斗机是中巴耗时二十余年联合研制的成果,雷达系统更是其核心战力。根据公开资料,JF-17 Block III 型装备的 KLJ-7A 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 170 公里,可同时跟踪 30 个目标并攻击其中 6 个,性能对标美国 F-35 的 AN/APG-83 雷达。 这种级别的技术参数,本应是中巴防务合作的 “压舱石”,如今却被巴基斯坦单方面泄露给土耳其,无异于把中国军工的家底拱手送人。 紧接着,巴基斯坦又向土耳其索要量子通信设备。土耳其近年在量子技术领域动作频频,2025 年 6 月 Turkcell 电信公司已完成量子密钥分发与 5G 网络的集成测试,技术上具备向巴方提供相关设备的能力。 但量子通信属于战略级技术,其加密原理一旦被第三方掌握,可能威胁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更值得警惕的是,土耳其曾多次通过 “技术嫁接” 获取中国军工技术,例如将巴基斯坦转让的彩虹无人机技术改良为 TB-2 无人机,抢占中东市场。 这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合作模式,暴露出巴基斯坦在战略决策上的短视。回顾历史,中巴在 JF-17 项目上投入巨大:中国提供全套技术支持,巴基斯坦负责组装生产,双方约定技术成果共享但不得擅自转让第三方。 然而 2023 年巴方就曾将枭龙雷达参数泄露给土耳其,导致土方仿制的 “可汗” 战机冲击国际市场,直接让中国损失超 20 亿美元订单。如今故伎重演,不禁让人怀疑,巴方是否将中巴合作视为获取他国技术的筹码? 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正在动摇中国对巴方的信任基础。中国对巴军事援助向来不遗余力:从歼 - 10CE 战机的三重技术封锁(权限锁、源码锁、自毁锁),到北斗导航系统的深度合作,都是基于 “全天候战略伙伴” 的互信。 但巴基斯坦却多次突破底线:2010 年转让彩虹无人机技术给土耳其,2023 年又被曝向土方泄露武直 - 10 设计方案。这种 “一边伸手要援助,一边背后捅刀子” 的做法,任谁都得寒心。 土耳其的算盘同样打得精明。其五代机项目 TF-X 因动力系统瓶颈停滞多年,而 JF-17 的雷达技术恰好能弥补其航电短板。更关键的是,土耳其试图通过巴基斯坦建立 “技术跳板”,逐步获取中国涡扇 - 15 发动机等核心技术,以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 这种 “曲线救国” 的策略,早已被国际军工界看穿 —— 土耳其在引进韩国 K-9 自行火炮后,转手就推出仿制版 T-155 抢占市场,如今不过是故技重施。 这场风波背后,还暗藏着地缘政治的博弈。土耳其近年积极推进泛突厥主义,通过 “突厥语国家组织” 扩大影响力,甚至试图将势力渗透至中国西部边境。 巴基斯坦若继续在技术转让上妥协,可能沦为土方地缘战略的棋子,最终损害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正如中国在歼 - 10CE 合作中坚持的原则: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对 “铁哥们” 也不例外。 或许有人会说,军事合作本就存在技术交流。但技术共享的前提是对等与尊重。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歼 - 10CE 时,宁可承担成本压力也拒绝转让生产线,正是为了防止技术失控。 反观巴基斯坦,在接受中国大量军事援助后,却屡屡将合作成果泄露给第三方,这种 “得了便宜还卖乖” 的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说到底,国家间的合作应以共同利益为基础,而非单方面的索取。中国对巴方的善意不是无限的,也不是用来给人当擦屁股的抹布。巴基斯坦若想继续获得中国支持,就必须在核心技术安全上守住底线,别总想着拿 “兄弟情谊” 当挡箭牌。 否则,就算这次土耳其给了量子通信设备,下次还会有新的技术讹诈等着。 这场风波是面镜子,照出了巴基斯坦在战略决策上的摇摆,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技术底线。中国不会因为所谓的 “兄弟情谊” 就放弃原则,但也不会对巴方的合理需求坐视不管。 未来的路怎么走,就看巴基斯坦自己的选择了:是继续充当土耳其的技术中转站,还是回归中巴合作的正轨?这道选择题的答案,或许很快就会揭晓。
巴基斯坦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结果到手才发现是个“带电子镣铐的铁疙瘩”。巴
【2评论】【2点赞】
披着狼皮的羊
失去信任基础,就不要再谈什么输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