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以吃不惯外国菜为理由,拒绝了100万美元年薪和美国国籍。这位中国留学生的名字叫王端鹏,就是他在2004年以749分,这个接近满分的成绩成为当年的山东省理科状元。 王端鹏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老师家庭,爸妈都在中学教书,从小家里就强调学习。他幼儿园时候就认得上百个字,还会简单算数,比一般小孩早熟。小学阶段,他每天早起背课文,课堂上爱举手,下课还自己复习,老师常夸他用功。 上初中后,他以芝罘区第五考进烟台二中实验班。班里他当学习委员,组织同学互帮互学。体育上他打篮球和羽毛球,增强身体。还参加辩论赛,帮学校拿荣誉。高中三年,他获省三好学生,数学奥赛一等奖,生物二等奖,化学三等奖。这些奖项让他底子更牢。高考前一天他低烧,但没影响发挥。考场里他稳稳答题,理综满分300,数学149,语文138,英语142,加竞赛分20,总749分,成山东理科头名。成绩一出,好多大学抢人,他挑了清华化学工程系。 清华四年,他保持早起自习,课余看物理书和文学,拓宽眼界。闲时游泳跑步,平衡生活。2008年毕业拿学士,去美国杜克大学读硕士,专攻化学高分子。 杜克大学阶段,王端鹏戴手套做实验,研究聚合物合成。课堂记笔记,参与讨论。同学多国籍,交流频繁。他试着吃本地饭,但汉堡热狗不合胃口,常泡面凑合。两年后转斯坦福读博士,设备更好,他专注高分子材料,调整显微镜看样本。 斯坦福导师严,每周开会,他陈述进度。饮食仍麻烦,沙拉三明治吃不惯,偶尔买亚洲食材自己做。毕业前,公司和导师给百万年薪,许诺帮办国籍。一次会谈,招聘方列福利,他听完摇头谢绝,说美国饭菜难适应,汉堡热狗没法长期吃。对方劝,他还是拒绝,所有offer一推,选择回国。 回国后,王端鹏进中科院化学所,整理资料,敲键盘计划实验。初期做纳米材料,测试剂,观察反应。几年成骨干,参与开发项目,讲解数据。 2022年,他研究纳米高分子,避免与血液血管联系,提升医疗用。工作台检查结构,调参数。晋升高级研究员,出席会议翻幻灯片。生活低调,专注科研。至今在中科院干活,用知识帮国家进步。
家里有孩子的,留学千万慎重
【128评论】【83点赞】